我們每月輸出人員大概百人左右,包含印度,孟加拉,中國工人,發現每個工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觀點也是不一樣的,形形色色,各種心態都有。根據我們的經驗總結以下幾種人不適合在新加坡工作。

#1. 充滿不勞而獲幻想的人
有些工人來新加坡工作之前,抱著很美好的願景,感覺新加坡就是天堂,每天輕鬆工作,每月能賺很多錢,住著環境優良,舒適的宿舍,來到新加坡以後心裡會有很大的落差感,造成這種落差感的大部分責任在於所在於中介的宣傳。極易出現問題,甚至回國。
拿比較大眾的中國來講,新加坡建築薪水並非比國內日工資要高出幾倍,稍微比國內會高一點點,唯一不同的就是,常年你不用東奔西走,不用大事小事往家跑了,冬天不用再因為天氣寒冷而停工了,在這裡只要你勤勞,肯干,正常情況下你做300天或者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新加坡的建築工人住宿,條件一般,勞工營(政府提供的建築工住所)基礎設施還算完善,每天上下班需要車輛接送,住工地(貨櫃改裝的房子或者簡易搭建房)私人宿舍(普通建築房基礎條件不等)
我只想講,新加坡並非天堂,新加坡做建築是比較辛苦的,但是這裡是屬於勤勞,肯干,務實,人的天下,付出和收穫基本成正比的,只要你做了,你就會得到相應的報酬。

#2. 投機取巧 不務實 不懂付出 一味索取的
經常會有工人打來電話講,這公司不行,不賺錢我要回家,往往碰到這種情況,我都會和他們深入的聊一聊,因為我想一探究竟到底原因出在哪裡,是否是真的公司不可以,那麼下次再派遣工人的時候會對這家公司小心一些,往往答案是不同的。
實際案例說明
1、張三打來電話,那頭火氣沖天的,這公司太爛了,不賺錢,我在新加坡做十多年了,管工天天說東說西的,我要回家,考慮到工人來以後不容易,一般情況下,都會下意識的去聯繫工地了解下情況,這次我沒有,我講你來我公司吧,我給你處理這個問題。
張三到了以後,客氣的講,老大這公司不行,能否幫我換個公司,我說為什麼換,你要有個理由,經過長達半小時的聊天,最終答案是,當時看這家公司薪水高,之前做的是瓦工工作,想著木工很簡單,應該能適應就報了木工過來,濫竽充數,投機取巧,最終結果立即回家,個人也造成了不少損失。
2、李四打來電話講,我們4個月沒開工資了,現在工人都鬧著罷工要回家,老闆拿不出錢,我們該怎麼辦啊?同樣我還是讓他來到我公司。工人到了以後我問他。
我:每月能賺多少錢啊
答:每月大概2500-3000新幣
我;記得你是一勞工人啊怎麼賺這麼多,因為市場上基本一勞木鐵工人薪水大概在2000左右,太高不是沒有,而是很少。
答:我公司不賴,老大很好,我們每天做工少加班多,照樣簽工卡,全做的點工。每月給老大分一點。
我:你講你們發不了工資了,你們這麼大的一個公司,別說發不了,不發就應該,日積月累,公司都給你們掏空了,不幹活,多拿錢,公司錢從天上掉的啊,你們的工程量出不來,公司哪裡有錢開工資,用人成本每天是固定的。我幫不到你,你想去哪去哪吧。
答:幫幫忙吧,我只想拿到錢回家。
我:我真的沒有辦法幫到你。
一段時間過去了,工人又打來了,講公司宣布破產了,政府出面處理了,每個人拿了一兩千塊錢。
#3. 濫竽充數,謊報工種的。最終只有一個結果,就是遣送回家,自行承擔相關經濟損失。
#4. 不願多付出,想要拿高薪的,大環境這麼不好,成本增加,工價變低,想都不要想。
#5. 愛攀比的,攀比可以但是攀比要公平公正,人家做10平方,你做一平方想要拿一樣的錢,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實現,那就是做夢,攀比之前先衡量下自己的實力。
#6. 不愛自檢的,抱怨這不好,那不好,我對這種人只算機率事件,少數服從多數,10人為例,2個人講不好,那麼就是你個人問題,毋庸置疑,超過5人講不好,大機率就是公司問題。
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真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來的個體差異,他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
工人沒好態度的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乾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100新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干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著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裡可以容納許多人來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再次接受上帝的愛,心中便常為這份工作獻上感恩。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種工人,是完全無可救藥的人.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將不會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顧,甚至可能是生活的棄兒。
第二種工人,是沒有責任和榮譽感的人.對他們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勞的,他們抱著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肯定不是企業可依靠和老闆可依賴的員工。
該用什麼語言讚美第三種工人呢 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抱怨和不耐煩的痕跡,相反,他們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他們充分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榮譽。
同時,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帶給了他們足夠的榮譽.他們就是我們想要的那種員工,他們是最優秀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