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吧,這裡不歡迎你!」
什麼?這是本地人該對遊客說的話嗎?
4月20日,西班牙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的5萬名島民上街遊行示威,高舉橫幅抗議遊客推高物價和破壞環境,口中高喊「加那利受夠了」。
加那利群島多年來深受「過度旅遊」(overtourism)之苦,看來這次真的是忍無可忍了。
水是用來灌溉農田 不是用來裝游泳池
「過度旅遊」指的是遊客人數超出城市的承載量時產生的負面影響,包括過度擁擠、噪音和交通問題、對供應鏈造成壓力、基礎設施遭破壞等。
以加那利群島的情況來看,島民不滿的是當地水資源被優先分配給遊客使用,而遊客的日均用水量竟是當地居民的六倍!
一名西班牙農民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申訴:
「水本來就該用於灌溉農田,不是用來填滿游泳池供遊客享受。」

遊客表示:「好好好,我再過幾天就回去了。」(網際網路)
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數據顯示,加那利群島去年迎來1600萬名遊客,比當地的220萬人口高出七倍。
旅遊業占了加那利群島國內生產總值的35%,單是2022年就帶來169億歐元(約246億新元)的旅遊收入。
當多數國家在冠病疫情結束後都絞盡腦汁提振旅遊業,加那利群島卻「反其道而行」,呼籲政府停止兩家新酒店的興建工程。
其中一名抗議者受訪時澄清:
「我們並不反對旅遊業,我們只是要求改變這种放任旅遊業無限增長的模式。」
公寓僅出租給遊客 當地人找不到房子住
其實,「停建酒店」這一招,早已被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搶先使用。
4月17日,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宣布不再允許興建新酒店。
業者只有在一家現有酒店結業後,才可以建另一家新的,而且床位數量也不能增加。
換句話說,只有少數房間的小酒店,不能被更大的酒店取代。
市政府也在聲明中強調:
「我們希望這是一座適合居民和遊客居住的城市。這意味著:不要過度旅遊,不要新酒店,在酒店過夜的遊客人次每年也不能超過2000萬。」

歡迎來到遊客比居民還多的阿姆斯特丹。(路透社)
阿姆斯特丹的總人口約110萬,每年卻接待超過500萬名遊客,其中一大部分是衝著當地的紅燈區和色情產業而來。
如今,阿姆斯特丹的許多公寓也僅出租給遊客,除了加劇房屋短缺問題,還間接推高了房租。
由於民宿的租金收入頗高,許多業主寧可將公寓短租給遊客,以致當地居民很難找到負擔得起的住房,被迫搬到郊區或市中心以外的地方。
徵收旅客稅還不夠 旅行團人數也得減半
曾被列為「瀕危遺產」的義大利水鄉威尼斯,也與阿姆斯特丹和加那利群島面對同樣的問題:
遊客人數遠超居民人數,把窄小的巷子擠得水泄不通。
威尼斯住著約5萬5000名居民,去年卻有460萬名遊客到訪,導致城市基礎設施不勝負荷。
當地市政府去年已宣布,從今年4月起,14歲以上的外籍遊客「入城」一日游,都必須繳付5歐元(約7.30新元)的旅客稅。
但光是這招似乎還不夠。

再這樣下去,威尼斯又要「瀕危」了。(路透社)
威尼斯市政府決定「加碼」,規定從今年6月開始:
旅行團必須限制在25人以內,相等於旅遊巴士載客量的一半。導遊也禁用擴音器,以免引起混亂和干擾。
近年來,威尼斯居民已多次針對旅遊業措施示威抗議,指大量湧入的遊客破壞了威尼斯的原貌,也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
2024年可能是「過度旅遊」最嚴重的一年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今年初接受英國天空新聞網站訪問時警告,2024年有可能成為「過度旅遊」情況最嚴重的一年。
國際遊客人數可能超過15億,打破2019年的最高紀錄。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網站截圖)
是什麼因素助長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地「過度旅遊」的現象?
從事可持續旅遊業務的「負責任旅遊中心」執行長弗朗西斯(Justin Francis)指出,像煤油這類航空燃料是全球少數的免稅燃料之一,使遊客產生了「乘搭飛機很便宜」的假象。
世界旅遊組織市場情報與競爭力部門主管卡爾旺(Sandra Carvao)則認為,旅遊業者一心想要擴大業務規模,很少會考慮到旅遊景點造成的衝擊。
「想要打造品牌的『旅遊網紅』紛紛崛起,也起到一定的影響。當幾十個『有影響力』的人到訪同一個地方,他們的追隨者很可能會想複製拍攝同一張照片。」
一系列條例和限制,雖能約束遊客的行為,卻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
只有當地的居民快樂,到訪的遊客才會快樂。相信沒人會願意看到自己居住的社區被旅遊巴士、擁擠的人群和嘈雜的酒吧淹沒。
在紅螞蟻看來,新加坡人對「過度旅遊」或許不會有太深切的感受,畢竟我們的居住空間和旅遊景點已「劃清界限」。
在鄰里組屋區很少會看到遊客,只要我們遠離濱海灣金沙和聖淘沙一帶,即使遊客再多,應該也不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擾。(參觀大學的就另當別論……)
更何況,新加坡是靠旅遊業「賺錢」的,疫後好不容易重整旗鼓,又怎會趕走辛辛苦苦招來的遊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