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新加坡(下)

2025年01月14日   •   3078次閱讀

民風淳樸

新加坡已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然而,新加坡的百姓淳樸善良,鮮少見到懷著暴發戶心態的人,節儉和勤勞仍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危機意識。

新加坡地小人少,自然資源較為缺乏,連淡水都要依賴進口。新加坡今天的成就是全體民眾用辛勤勞動換來的,如今日子雖然變好了,天然的脆弱性卻無法消除,人們還是懼怕大風大浪。

國家具有危機意識,普通家庭和個人同樣面臨著競爭壓力。新冠疫情期間,我給一些新加坡的朋友打電話問候,大家都在叫苦,公司經營難,面對房貸、車貸、就業、孩子升學等問題,都是「壓力山大」。新加坡有很多外來移民,人口流動性大,大量的外籍勞工也增加了社會管理的難度。

作者在使館接待李光耀資政(圖源:《視界——亞洲篇》)

和新加坡人打交道這麼多年,我還真沒見過大手大腳亂花錢的人。生意做得很成功的人,在用餐後仍會堅持打包,連拆封的餐巾紙也一併帶走,他們認為隨意丟棄是浪費且不環保的做法。

那些普通的勞動者,在菜市場做小生意或者開餐館、酒吧的人都是起早貪黑地忙。而新加坡的一些服務行業根本不會引進外勞,目的就是為本地人保留飯碗。新加坡不是世外桃源,在這裡,只有艱辛打拚才能過上好日子。

記憶點滴

在新加坡工作期間,我和使館的同事曾到著名女指揮家李豪家去拜年。當時她已經70多歲了,見到我們時仍然興致高昂、禮數周全。她和家傭一起張羅了一大桌菜肴,還特意帶我們欣賞了院子裡的梔子花,這是她從中國引進、精心培育而成的。

作者與女指揮家李豪女士(前排右二)合影(圖源:《視界——亞洲篇》)

說到保持傳統,我想起一位華人朋友。他現在已經80齣頭了,中年喪妻,留下4個子女,都已培養成才,也算是子孫滿堂了。但他幾十年來,一直在現任妻子的陪同下,在除夕夜到廟裡為前妻祈禱,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他還教育子孫後代務必記住自己的根在中國。他每天開車帶小孫女路過一次中國大使館,看一眼中國國旗,告訴她他們的祖宗來自哪裡。

新加坡書法家協會

新加坡書法家協會坐落在寸土寸金的烏節路上,其大門牌匾上的「愛我中華」四個大字格外醒目,這是新加坡老一代國寶級詩人、書法大家潘受老先生的墨寶。

現在,新加坡書法家協會由潘受先生的弟子陳聲桂先生打理,每年都會舉辦多項推廣中華文化的活動。其中「揮春」這一項目頗受各界人士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陳聲桂先生還收了一些「洋弟子」,新加坡前總統納丹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與潘受先生(中)交談。左一為油畫家劉抗先生(圖源:《視界——亞洲篇》)

潘老的另一名弟子李淑芝女士也是我的朋友。我在馬來西亞當大使時,她曾在吉隆坡舉辦了一場潘受遺墨展,目的是推進慈善事業,我應邀出席了開幕式。

若干年後,我收到她寄來的一本《李淑芝書畫集》。我讀完此書才知李女士得了一場登革熱,高燒不退,昏迷數日,醒來後已被截去四肢。之後,她憑著驚人的毅力,在當地慈善機構的資助下重拾畫筆,用義肢繼續創作,並在北京榮寶齋開了專場畫展,她也因此而被人稱頌為「義肢畫家」。

打卡聖地

新加坡是首批被列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的國家之一,新馬泰這條黃金線路確定之後,一直長盛不衰。

新加坡的確值得一去,不論是走馬觀花,還是深度旅遊,都能領略到它的獨特風情。在聞名遐邇的聖淘沙,遊客可以體驗環球影城刺激的視聽效果,飽覽奇幻的海底世界,並在海風的吹拂下欣賞世界級的夜場燈光秀。

新加坡濱海灣城市風光(圖源:《視界——亞洲篇》)

濱海灣花園是集吃喝玩游於一體的大型旅遊休閒區,也是現代化新加坡的一個縮影。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

如果想體驗異域風情,可以去一趟「小印度」,那裡商店林立、音樂繞樑、美食香味撲鼻,節慶時還會舉辦多姿多彩的文化演出。而作為新加坡唐人街的「牛車水」,則會讓遊客們對數百年來南洋華人的謀生之路展開想像的翅膀。

新加坡植物園內景色

我個人覺得新加坡最值得去深度游的景點是新加坡植物園。新加坡植物園地處城市中心,始建於1859年,其中設有多個熱帶植物博物館和研究所。

植物園的設計方案融英倫與東方風格為一體,園內的20000多棵奇花異木競相生長,展現出熱情奔放的勃勃生機。

黛安娜石斛蘭——威廉王子與凱特在2012年到訪新加坡時有機會一睹這株以母親命名的胡姬花。

尤為難得的是,這裡有一座生長著東南亞品種最全的胡姬花(蘭花)花園,千百種胡姬花姿態各異、色彩斑斕。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個名人園,裡面種植著以幾十個國家的元首和王室成員名字命名的胡姬花,均由專人培育,值得一看。比如,以黛安娜王妃的名字命名的一盆淺白色胡姬花,無疑會給人帶來無限的感慨和遐想。

有幾類人也許會喜歡在植物園中久留。一是寫生畫家,二是攝影家,三是植物學家。我每次去新加坡,都會到此處遊覽一番。

熱帶花卉變化多端,新加坡植物園會推出不同的參觀主題。在植物園的門口有個禮品店,專門出售由胡姬花做成的首飾和擺件,這些工藝品做工精美、價格合理,作為伴手禮是最合適不過的。

新加坡晚晴園

熱愛歷史和文學的朋友,到新加坡可以去參觀晚晴園和廣洽法師紀念館。前者是孫中山先生建立同盟會南洋支部的地方,孫中山到南洋從事革命活動時,曾8次下榻晚晴園,並在這裡策劃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曾幾經轉手,後來由中華總商會接管。

我記得當年中華總商會為修復晚晴園舉辦慈善晚宴時,楊文昌大使和使館的部分館員都曾出席宴會。我們還專門從國內申請了一筆經費予以支持。

現在,晚晴園已交由政府部門管理,樓內藏品豐富、資料齊全。更難得的是,當地政府還將緊鄰晚晴園的一塊土地開闢成了中山公園。我在世界各地參觀過不少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遺址,晚晴園旁邊的中山公園大概是最新開闢的一個,這要歸功於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國人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前人的奮鬥。走出國門的我們,也應該去革命先賢們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看看,重溫歷史、堅定信念,我們不應忘記一代代海外華人做出的歷史貢獻。

廣洽法師原籍中國,年輕時曾隨侍弘一法師十年之久,後赴南洋弘法。抗戰時期,他與多位流落海外的中國文化藝術界人士結緣,廣受各界尊重,曾出任過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

新加坡廣洽法師紀念館

廣洽法師紀念館於2007年落成,由時任新加坡總統納丹先生揭幕。紀念館展示了法師生前珍藏的百餘幅珍貴書畫,弘一法師、徐悲鴻、吳昌碩、豐子愷、馬一浮、齊白石、于右任、葉聖陶、沙孟海、趙朴初等僧人大師和藝術大家的書畫作品赫然高懸於堂上,其中尤以弘一法師和豐子愷的墨寶為多。在海外高僧收藏領域,廣洽法師紀念館是藏品最為豐富的一所文化殿堂,十分值得一看。

新加坡也是一個美食天堂,這裡的中餐、西餐、日料均具有一流水準。不過,作為普通遊客,我建議去嘗嘗具有當地煙火氣的美食。位於東海岸的「小紅樓」的海鮮就很好。

新加坡美食

清新海風,露天餐桌,冰鎮啤酒,點上想吃的各式海鮮,要炒要蒸自己做主。「小紅樓」的食材多從印度洋沿岸的國家進口,味道鮮美。我推薦你品嘗一下黑椒螃蟹,這真的是一道讓人難以忘卻的佳肴。胡椒多產自東南亞,最好的胡椒來自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可以說,新加坡進口的調料和食材都是上佳的。

另一道值得一嘗的特色菜是咖喱魚頭,這是一道印度菜,新加坡最美味的咖喱魚頭在「小印度」。餐館房間不大,擺設具有純正的印度風格,搭配印度音樂和奶茶,享受美味的氛圍就有了。當然最主要的是魚頭要好,調料要全,咖喱要地道,火候掌握得法,如此,這道菜一入口就難再忘掉。

說到底,比吃更重要的是了解文化。一道咖喱魚頭,加上屋外街道的氛圍,可以使你增進對印度文化的了解。何樂而不為?

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體的社會,而華人群體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幾代人傳承的結果是新加坡發展出了一系列以福建、廣東、海南特點為主又兼具南洋特色的小吃,如海南雞飯、肉骨茶、炒粿條等。

特色小吃最為集中的地方是在芽籠一帶。這裡餐館林立,菜品的特色鮮明,價格適宜。新加坡不產榴槤,但在芽籠能吃到產自馬來西亞的當季榴槤,品種之全與吉隆坡相差無幾。

新加坡克拉碼頭

對年輕的朋友來說,新加坡河畔的克拉碼頭是必游之地。每當夜幕降臨,碼頭和周圍商鋪、酒吧、餐廳的燈光便會相繼亮起,濃濃的節日氛圍和愉悅氣息在整個碼頭上蔓延開來。此時如果坐在露天吧檯上,享受異域美食,眺望新加坡河兩岸亦真亦幻的景色,就能感受到真正的獅城不夜天。

- END -

出處 | 《視界——亞洲篇》(2023年7月出版)

本文作者 | 胡正躍 圖片 | 本書及網絡

編輯 | 外交官說事兒 鳳鳳

555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3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閱讀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9063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閱讀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2025年05月13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985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熱到爆!有沒有不花錢又能涼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5130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閱讀
讓孩子在新加坡成百萬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幣,在他們65歲時有100萬!
2025年05月14日   •   4788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閱讀
驚!年輕家庭拒內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開啟理想生活新實驗!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
比爾·蓋茨閃現新加坡食閣!瞬間get了億萬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車」!綠植裝飾配免費零食,乘客直呼:情緒價值拉滿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
精神分裂等於邪惡? 心理醫生批《小娘惹之翡翠山》的反派人設誤導公眾
2025年05月12日   •   239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