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爐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兩年半,香港首次超越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亞洲第一。

本次的GFCI共有121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上海、深圳、法蘭克福。

紐約、倫敦兩大全球頂級金融中心地位繼續保持不變。香港超越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與新加坡的得分差距擴大至2分,並與排名第二的倫敦僅差1分。
這也反映出頂級金融中心的整體格局雖然較為穩定,但競爭異常激烈。
單看指數里的細節,香港與新加坡不分上下,甚至新加坡的排名會比香港還要高一些。

營商環境:新加坡第二,香港第四
人力資本:香港第三,新加坡第四
基礎設施:新加坡第二,香港第四
金融業發展水平:新加坡第二,香港第八
聲譽及綜合:新加坡第三,香港第四

雖然這場香港暫時領先新加坡兩分,但是這份報告每半年更新發布一次,可能下一次的時候,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新加坡跟香港膠著的情況也說明這兩地兩地實力接近,競爭激烈,各有優缺,難分高下。
那麼,香港能重登亞洲金融中心的寶座,背後有哪些關鍵因素呢?
首先,香港實行海洋法系,判例法可使外國商人在此打官司時獲得較為公平的判決。
如此,外資企業非常看重香港所提供的公平透明的法律環境,這讓大量全球資本聚集在這裡,使其成為資金流動的樞紐。此外,香港更是連接亞太地區的重要通道,便利了資金的雙向流動。

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政府出台了多項政策以推動金融創新與科技發展,吸引了眾多金融科技企業在此落戶。
這兩年以來,港府積極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措施,至今批出近18萬份申請,當中逾12萬人才已經抵港。

相較於香港搶高端人才的「高才通」計劃,還是吸引內地人才的「優才」計劃,新加坡在去年3月,宣布收緊全球投資者計劃(簡稱GIP),大幅大幅提高投資移民門檻。
申請人必須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包括繳足資本)成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投資在已營運中的業務。此前的規定是250萬新幣,翻了三倍!
近年來,新加坡已經多次出台政策,限制外籍人士過快湧入。

其實從更深層次的目的來看,新加坡對移民申請者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這不僅僅是為了國家資源的承載能力和社會融合度考慮,更是為了確保經濟的安全穩定。
這展示了新加坡在移民管理上的高要求,也反映了全球移民政策正在悄然變化。因應全球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緊張,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新審查自己的移民策略,希望在吸引頂尖人才和保護本國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

而且,對於新加坡居民來說,這一政策可能緩解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同時,也打破了「外籍員工搶走新加坡員工的飯碗」這個說法,更好的維繫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那從更廣泛的角度看,新加坡這一調整也為全球各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全球化不斷加深的今天,如何制定既符合本國利益又兼顧國際形象的移民政策,是各國政府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或許,新加坡這場排名的下降給我們的啟示是,平衡與精準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