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的確是一種時間效率的浪費,但對於商家來說,排長隊帶來的視覺衝擊和從眾效應,卻可以大大推升產品的稀缺價值。

這樣的營銷方式同樣也發生在Labubu的產品上,在前文提到的8月23日開始的POP TOY SHOW上,主辦方原本說好11點開賣,但一直到了下午5點才正式開售。
而據稱當時有80個魚尾獅玩偶可供銷售,但排隊等待的一共600多人,第二天這個限量版Labubu就被主辦方取消了。同樣被取消的還有其他幾款限量版手辦。

圖源:網絡 限量版魚尾獅Labubu
或許是出於安全考慮,但也無疑推升了限量版玩偶「一布難求」的稀缺程度。
TikTok其實才是中國出海的隱形的翅膀
從表面看起來,除了「中國公司」以外,TikTok和泡泡瑪特(POP Mart)公司並沒有什麼聯繫。
但其實並不然。
TikTok引領的是一種:全民視頻分享的短視頻風潮。
這意味著,一個粉絲可能只有個位數的用戶,也可以因為某條視頻而突然一夜獲得百萬乃至千萬的播放量;這導致了大眾會更熱衷將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在TikTok之上。

圖源:網絡
利用明星在社交媒體露出產品一直都是品牌方管用的宣傳方式之一,但無不止步於明星粉絲的圈層,很難進一步變成全民效應。
TikTok的存在,讓分享變得更便捷、也讓普通大眾的行為,被急劇放大。
盲盒開出心儀Labubu的興奮讓人發視頻分享;轉手Labubu價格飆升讓人想要發視頻分享;搶購到了限量版的Labubu讓人想要炫耀分享……

圖源:TikTok #Labubu Singapore 標籤下的視頻分享
如此頻繁而鋪天蓋地的分享,最終便讓人們有了一種錯覺:
「如果我不擁有一隻Labubu,我便落伍了!」
平凡人的心態就是這麼樸實無華——我可以比不過明星,但卻絕不能落於身邊的同伴。
Labubu火爆的背後,其實是「人性營銷攻略」對海外市場的強力衝擊,在很多實幹家還在老老實實研發性價比的時候,中國部分品牌已經進入了Next Level。
他們不僅在產品口感、服務、設計上深得你心,更真的深諳人性的底層需求,更是將網絡營銷、病毒傳播、人性需求打包成全新的方案讓人們趨之若鶩。
3)文化出海的國策
Labubu從泰國開始火爆,其實也與中泰兩國邦交之策有關。泰國與中國的關係可謂是——無論國內政權如何更迭,好朋友的關係從未發生變化。只是從一屆政府的哥兩好,到另一屆的蜜裡調油,只有「好」和「非常好」的區別。
這波Labubu的在泰國的走紅不僅是身為泰國人的Lisa推薦、王室公主露出包包上的吊墜這麼「簡單」。
2024年7月2日,Labubu還作為「神奇泰國體驗官」應邀遠赴泰國,連泰國旅體部部長也前往現場應援。

圖源:網絡
中國生產的玩偶,成為泰國的旅遊形象官,這已經不僅僅是商業層面上的合作,更是一場泰中官方對文化出海合作的深層次交流互動。
產品的優秀設計、營銷手段的升級、國策的保駕護航……Labubu不僅是一隻玩偶,更是這個時代的人性、商業模式和各國的局勢博弈。
看清楚了一切之後,你,還想擁有一隻Labubu嗎?
是的,寫完這篇文章,椰子似乎更想擁有一隻Labubu了。不僅為了它有點邪惡又有點可愛的樣子……
更為了這一場品牌在營銷玩法上的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