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號,馬來西亞解除了長達四個多月的雞肉禁令,活雞也終於在10月13日運達新加坡裕廊東的屠宰場。10月14日,新加坡各地的巴剎攤販們終於有新鮮肉雞開始售賣了!
自從今年6月1號馬來西亞禁止雞肉出口以來,新加坡的吃貨們深受其害,經歷了一場乾飯「雞慌」。很多海南雞飯攤位因為沒有充足的新鮮雞供應,不得不暫時歇業。
雖然馬來西亞在6月14號放寬了甘榜雞和烏雞的限制,但是相對高昂的價格也讓業主和乾飯人大呼肉疼。

(圖源:pixabay)
只是,現在禁令解除了,原本買肉雞的顧客就會回來嗎? 馬來西亞現在對新加坡的雞肉出口量被限制在原來的50%,也就是一天約6萬隻活雞(原先一天大約12萬隻)。
在這之前,《新加坡眼》已經報道過本地的部分食品進口商說雞肉價格會比實施禁令前高出10%至15%,也就是約3新元。對於巴剎攤販而言,成本也會上升20%以上。
《聯合早報》採訪的巴剎攤販就透露,當前售價已經從原來的8元漲到了12元,同甘榜雞的價格相比,只差2新元。
據《8視界》的報道,在價格變化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依舊有不少顧客提前預訂好肉雞,有些攤販在開攤的短短一小時內就把進口的50隻肉雞全部售空。這是因為肉雞口感終究比甘榜雞和冷凍雞要好。

不過,也有攤販反映,也許是因為觀音出家日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不少食客已經在四個月的等待里習慣了價格更低廉的冷凍雞和甘榜雞,肉類的銷量並沒有比之前好,反而更慘澹。
看來已經遠離新加坡人四個多月的肉雞,要想重新討好大家的胃,可不能只靠口感,還得靠它重新下降的價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