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新加坡原本就很高的物價更是像脫韁野馬一樣上升勢頭止都止不住。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每年都會對全球130個城市的生活成本進行調查和比較。

在考量其衣、食、住、行、教育和娛樂等160種產品和服務後,公布「全球最昂貴的城市排行榜」。
而新加坡就是那個曾經連續六年登上榜首,即便在未登上榜首的年份里,也從未離開過前五名的城市。

由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Julius Baer推出的《2023年全球財富和高端生活報告》中,新加坡也在今年超越上海和倫敦首次成為全球高端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而在新加坡生活成本高昂的背後,企業正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網際網路巨頭Grab也被曝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共有1000名員工將失去工作...

其他的在新員工,在職場上也在不斷面對工作壓力攀升,工作與生活失去平衡等問題,加上疫情期間出現的巨大變化,不少新加坡人的生活節奏和規律被打亂,有更多企業在職場推展心理健康計劃,協助員工適應新常態。
高昂的住宿成本以及學校名額的強勁需求,使本地以至於很多剛剛來到新加坡,或是已經在這裡待了一段時的人,最近都在說:「新加坡一點都不好,你們可千萬別來!」

說起來,雖然新加坡壓力很大看起來很卷,但是在某些層面,政府也在不斷改進,幫助人們過得更輕鬆些。

新加坡的HDB組屋政策,全球聞名。
這項曾由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提出的一項福利政策發展至今,讓無數新加坡人深深體會到普通人也能買房的幸福。

許多本地年輕人一畢業,不是先找工作,而是先去申購一套房!
因為在新加坡買組屋價錢不貴,政府曾幫大家算了一筆帳,每月只要償還631新元(25年),而這個數剛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積金償還。

上述例子整個家庭收入3000新是遠低於新加坡平均水平的,但依然可以輕鬆買房。
也就是說,只要整個家庭月收入3000新元以上(在新加坡屬較低了),就能負擔一套三房式的新組屋。

今年5月1日,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在全國職工總會上提到:
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對每名本地雇員進行更多投資,以幫助他們掌握職業規劃、學習和提高技能,未來能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機會!

政府2015年推出500元的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協助所有年滿25歲的新加坡公民抵消培訓費用,2020年再宣布一次過填補500元補助。
此外,40歲至60歲者獲額外的500元,可用來報讀職業過渡課程,這筆補助2025年底到期。

另外,在去年11月,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提出,本地中年雇員如果被裁退,要轉換新賽道時,政府會進一步增加補助。

後疫情時代,為爭取生活與工作平衡,越來越多公司推行四天工作制。中小型企業商會表示,採納的公司比疫情期間多10%到15%。
擁有輪班制的公司比較容易實行四天工作制,因為排班較為方便;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則仍傾向於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

主要原因包括:如果把工時加長,有些人難以保持專注力、需要接送孩子或是無法騰出時間參與社交活動。
目前採納四天工作制的主要是餐飲和零售等服務業等,其他領域則需要更多時間做出調整。

新加坡壓力過大是事實,但另一方面學會如何調節自己面臨的壓力和困境,或許也是很多來新的外國人,必須學習的「必修課」。
對於不少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來說,來新後的語言障礙和陌生的環境,是造成他們心理壓力陡增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有些人則通過積極融入社會,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能夠自己適應新加坡很重要,但在新加坡生活的舒適程度,其實和有沒有身份還是息息相關的。
有人說,只有成為了PR/公民,才算真的進入了新加坡這個「圈子」,至少在住房、教育、醫療上,就能享受不錯的待遇,生活壓力驟減。

而且,新加坡對高凈值人群的吸引力,並沒有因為物價的上漲而減弱。
根據上述報告,截至2022年底新加坡估計有1500家家族理財室,是前一年的兩倍。

有錢的富豪蜂擁而至,一些普通上班族卻想著「逃離」,是在新加坡這片土地上正發生著的「魔幻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