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新加坡發布最新「2022年財政預算案」。
在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下,最新預算案在稅收調整、企業支持、綠色轉型等各方面提出工作要點,在移民政策上也有部分調整。帶您來一睹為快!
一. 應對疫情
新冠進入第三年,新加坡今年經濟預計增長3%至5%,但有一些行業受到疫情重擊。今年新加坡當局撥款超過10億新幣(約50億人民幣),幫助企業和家庭渡過難關。
5億新幣的就業及企業援助,為餐飲、零售、旅遊業等行業中受影響的中小型企業提供幫助。

1. 小商家復甦津貼(Small Business Recovery Grant)
企業每聘請一名本地員工,將獲得1000新幣補貼,頂限為1萬新幣。
本地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及沒聘請本地員工,但持新加坡食品局執照的小販、巴剎和咖啡店攤販,同樣可獲得1000新幣。
2. 招聘獎勵計劃(Jobs Growth Incentive)
延長半年,重點協助已失業超過六個月的成熟員工、殘障員工和釋囚。
3. 航空援助配套(Aviation Support Package)
延長有針對性的補助,以穩固新加坡國際航空中心的地位。
4. 臨時過渡性貸款計劃(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
延長至9月30日,每個貸款者可借貸金額下調至最多100萬新幣。

5. 超5億新幣的家庭援助配套(Household Support Package)。
包括消費稅補助券最多可獲得570新幣,兒童教育補助200新幣,購物補助100新幣。
二. 上調消費稅GST
分兩步調高,在原先7%的基礎上,先在明年2023年1月1日上調到8%,再在後年2024年1月1日上調到9%,上調消費稅後獲得的收入,將用於支持日益增加的醫療支出和照顧年長者。
為減輕消費稅上調對中低收入家庭的影響,新加坡還將推出加強版的消費稅補助券計劃,超過66億新幣的「定心與援助」,將為多數新加坡家庭抵消至少5年的額外消費稅。

三. 調高「富人稅」
新加坡將從2022年起優化稅收結構,以建立一個更公平、更有彈性的稅收制度,在主要稅種如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上做適當的調整,特別針對高收入人群。
1.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依舊採用累進位計算,過去最高檔稅率是22%,從2024估稅年開始,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稅將上調。
年應稅收入32萬到50萬新幣,稅率保持在22%不變;
年應稅收入50萬到100萬新幣,稅率提高到23%;
年應稅收入100萬新幣以上,稅率提高到24%;
2. 房產稅(Property Tax)
從2023年起分兩個階段調整。
非自住房屋,房地產稅將從10%至20%,調高到12%至36%;
自住房屋,住房年值(annual value)3萬新幣以上的部分,房地產稅從目前的4%至16%,調高到6%至32%;

3. 豪華車附加註冊費(Additional Registration Fee)
豪華車將增加多一個附加註冊費級別。
汽車抵岸價(Open Market Value,簡稱OMV)超過8萬新幣的汽車,超過8萬元的部分須支付的附加註冊費從OMV的180%調高到220%,這項新稅率將從2月份第二輪擁車證公開投標開始實施。
四. 收緊移民政策
就業准證(EP)和S准證收入門檻調高:
2022年9月起,新就業准證EP申請者的最低月薪將從4500新幣提高到5000元新幣;
S准證的收入門檻也會從2500新幣調高到3000新幣;
收入門檻較高的金融服務業,就業准證和S准證的最低月薪也各調高500新幣,到5500新幣和3500新幣。

五. 推動數碼化和綠色轉型
新加坡將加大對公司和員工的投資,助企業加速轉型,幫員工提升技能,迎接中長期挑戰。
新加坡將撥款約6億新幣,推動中小企業參與生產力提升計劃,額外撥款2億新幣協助企業和員工提升數碼能力。同時,推行新加坡國際化企業領袖培育計劃,協助企業通過業內和海外實習,導師和同輩的支援,來吸引和培養新生代領導人。
關於助力綠色轉型,新加坡從後年開始將分階段大幅上調碳稅(Carbon Tax):
從目前的每排放一公噸溫室氣體5新幣,增至2024年和2025年每公噸25新幣,並最遲在2030年遞增至每公噸50新幣至80新幣。
同時,新加坡將發行綠色債券,到2030年,新加坡計劃發行總額高達350億新幣的綠色債券,以資助公共領域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陳企業表示,有別於過去兩年「救火」式的預算案,今年的新加坡預算案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強調新加坡須加強數字能力和推動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