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皇鎮70周年慶1500居民同樂

新加坡51歲的徐世楠與父母居住在女皇鎮超過40年,見證新加坡首個衛星市鎮的發展,早期就住在當時最高組屋、俗稱14樓的福華大廈。組屋拆除後,他們一家人在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下,在1998年搬到女皇鎮史德林路的組屋。
徐世楠婚後在機緣巧合下,得知老家拆後建成的40樓組屋福華嶺(Forfar Heights)有剩餘組屋供申請,成功購屋,在換上新貌的「舊地」組織家庭。從事銷售的徐世楠約10年前決定回饋社區,在居民委員會當義工。
女皇鎮是政府最早發展的組屋區,配合女皇鎮70周年慶和國慶,基層組織星期六(8月19日)在女皇道中學舉辦「女皇鎮齊心向前進」嘉年華。徐世楠是其中一名義工,母親和妻子等也到場同樂。
「女皇鎮齊心向前進」嘉年華吸引超過1500人出席。居民在場觀賞表演和煙花,玩遊戲、通過虛擬實境技術認識女皇鎮的昔日面貌等。
現場也展出一幅由畫家鄧文章創作並由多名居民參與完成的畫作,部分圖像呈現昔日的女皇鎮地標如東陵福煤氣儲存缸。嘉年華的主賓是教育部長陳振聲,他是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
負責女皇鎮基層事務的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蔡瑞隆受訪時說,女皇鎮有豐富的文化遺產,除了建築,食物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將在10月舉辦小販節。「所謂民以食為天,美食是新加坡文化,也是女皇鎮文化的一部分。女皇鎮有五個小販中心,我們希望能邀請公眾到這裡的小販中心,發掘美食。」
也是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的蔡瑞隆指出,配合祖父母日,女皇鎮將在11月舉辦樂齡節,為年長居民與家人舉辦活動,希望讓人們意識到晚年未必可怕,樂齡也可以過上充實、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