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儘管社區規劃很好,但畢竟是密集的居住環境,噪音和污染都有可能引起鄰里糾紛。(聯合早報)
作者 冷校花
旱季過了換雨季,轉眼又一年。這個雨下到兔年還不捨得離去,新加坡涼颼颼的天氣讓這個新年舒服極了。
春花開艷,百鳥爭鳴,都令樂觀的校花感到開心,過年唯一不開心就是確定自己又老了一歲。唉。
說到百鳥爭鳴,這幾天閒著看新聞,還真是看到要笑死人的鳥事。
先是兩個住在後港組屋的上下樓鄰居,樓上人家養了幾隻鸚鵡給孩子作伴,結果樓下嫌太吵,十幾年的鄰居為此鬧翻。樓下鄰居因為氣不過,也沒辦法,乾脆做起好學生來,拿作業簿仔仔細細記錄鳥兒幾號幾點開始吵,以便投訴。

(新明日報)
另一個事件發生在榜鵝,也是上下樓鄰居,細節更誇張離譜。
樓下人家嫌樓上的鳥兒太吵,發現鳥籠就掛在陽台邊,竟然直接開了風扇向著陽台狂吹,再借風力噴灑殺蟲劑。可憐活著時就身在籠中的那隻鳥,不久後得了病,半年後一命嗚呼!

(新明日報)
話說,新加坡地方雖小,一年到頭大事沒幾件,鄰里之間亂七八糟的小事倒是不少。但是像那麼有創意施毒計「殺」鳥的小事,倒不容易遇到呢!
需要說明,那只可憐的紅耳鵯的死因,其實不能確定與殺蟲劑有直接關係。
多年的鄰居之間為了鳥事翻臉,鬧到投訴、報警,其實很傷心也傷神。
不過說實在的,這種鳥事,旁觀者和當事人的感受總是相差天與地那麼遠。投訴的人都認為是吵死人的噪音,新聞里養鳥的人卻口口聲聲說那是在唱歌。
你我身為旁觀者什麼聲音都沒聽到,根據新聞報道也無法體會到究竟有多吵。無論怎樣批評,或許對當事人都未必公平。
但對人公平不公平是一回事,很多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的留言卻讓校花笑翻了:
沒想到那麼多人更在乎的是對鳥公平不公平!
尤其是被噴殺蟲劑的那只可憐的紅耳鵯。那鳥被主人叫做RSM,就是軍營里的士官長,想當然是嗓門很大的。
主人因為它體質不佳,把它掛在陽台上想說曬曬陽光,接觸新鮮空氣,可以改善體質,沒想到它的大嗓門卻給自己招來厄運,吸進了毒氣。

紅耳鵯(Jambul)。(Francis Yap攝)
網民的激烈反應大概分成三種聲音。
一是噴殺蟲劑是虐待動物,該受懲罰!
二是這家人組屋養了七隻鳥,本身就令人討厭難忍;
三是認為把鳥關在籠子裡就是虐待行為,應該懲罰這些養鳥的人。
持第三種觀點的人最好笑。他們認為養鳥者以為鳥兒啾啾叫是在唱歌,但它們更可能是天天在喊:救救我啊救救我啊,放我出去啦!
留言讓校花看得花枝亂顫,開心死了!發現一件鄰里糾紛已經可以被議論出動物權利和人道的層次,新加坡人的思想境界越來越高了呀。
不管這些留言者是不是抬槓啦,校花覺得,這些鳥事,實實在在說明了幾個好像永遠做不到完美解決的問題。
一、組屋生活圈的噪音問題,天天都在某些角落發生,就看有沒有被說出來或者鬧出風波。
二、噪音問題來自各種各樣的原因。鳥是最普遍的,如果能規定養鳥數量和品種,也許能控制噪音或歌唱的音量吧。
三、如果沒有足夠明確的規範,實在很難想像,哪一天會有誰想出更多奇妙的招數,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在我城故事裡,不只是組屋噪音會引起居民之間的不爽,一些公寓居民養貓養狗的大小便問題也不少。總是有人不顧公德、不清理貓狗的大小便,在爭端之中,也難免有人喊出禁止養寵物的聲音。
所以啊,說到底是公德心的問題,甚至可以簡化成一個字: 「心」的問題。
新加坡儘管社區規劃很好,但畢竟是密集的居住環境,或許人與人之間因為出門時間和走的路線不同,一年未必迎面見上幾次,但噪音和其他污染是會在空氣里散播的,如果彼此少了同理心和容忍的心,當然就容易發生不爽的情緒了。

新加坡政府組屋居住環境密集。(海峽時報)
每個人都應該告訴自己培養公德心很重要,今天你沒遇到噴殺蟲劑的鄰居,不代表十年後不會遇到沒公德心的鄰居逼得你想做出什麼。
對鳥兒噴殺蟲劑真是駭人聽聞的行動,那是有多大的恨意啊!我們這些沒被那個大嗓門鳥打擾的人也實在不方便說太多。鳥也死了,無法為自己伸冤。但問題遲遲沒有解決,或許各方都有點責任——或許可以不包括鳥。
不管是組屋還是公寓,屋子一住就是很多年,每個人都希望鄰居是正常的,能溝通一起解決問題的,至少不會做出干擾自己生活的事情。
那麼自己也要做個好鄰居,用行動和公德心去感染左鄰右舍,創造和諧的鄰里社區。這恐怕才是避免某一天被驚嚇甚至從此陷入噩夢的唯一辦法。
祝大家兔年平順,不被鄰居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