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每一座城市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都需要面對的課題。城市更新的質量和水平,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與現代化水平。新加坡的城市更新,既有與世界眾多知名城市一樣,便利衣食住行游和經濟活動的一面,也有其結合本地地域和文化特徵等情況所呈現的獨特而亮眼的一面。
新加坡是典型的城市型國家,其城市更新經歷了漫長過程。與時俱進和具有敏銳前瞻性的城市規劃,是這座城市發展更新的關鍵和核心。新加坡最早的總體規劃編制於1958年,迄今為止共形成了1971版、1991版、2001版、2013版和目前的2019版。隨著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人口日益增長和城市發展速度加快,規劃需要每過幾年就重新審視和編制一次。2019年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發布的最新總體規劃,定義了規劃細節,確定了新加坡的宏偉發展藍圖,重點為未來城市進行空間布局,力爭在各方面打造世界一流城市。
致力打造全球最宜居的綠色智慧城市,是新加坡政府努力的目標。新加坡地處熱帶,坐擁一年四季天朗氣清的良好自然環境。政府長期以來注重打造城市綠色人文、安全法治與宜居樂業環境。特別是近年來,政府在統籌明確東西南北中區域功能定位、均衡優化資源分配,推進協同發展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上,著重突出城市更新中的以人為本、數字化、智慧城市和「零碳排放」建設,以更開闊視野和更高標準實現城市更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移民至此和眾多企業前來投資興業,比較成功地實現了城市更新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協調促進與良性互動。
新加坡在2019年發布的城市規劃中,強調以人為本,致力於為所有居民提供更加令人身心愉悅和更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居民將會有更多豐富多彩的居住區域選擇,新城鎮的規劃和設計將提高科技含量,採用更多新型環保材料與技術,更加注重智慧功能和可持續性。
地域狹小和缺少資源是制約新加坡長期發展的瓶頸,因此,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特彆強調從長計議,各類規劃和基建注重高起點、高標準及連通性,綜合考慮未來數年乃至五十年人口和用地的增長情況,以利於新加坡能夠在各方面繼續實現增長或保持領先地位。
為打造更強大的經濟體並節約土地,新加坡在精心規劃前提下,積極支持現有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和發展新的增長區域,不斷優勝劣汰並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打造高效率工作和生活圈,創造更多就近就業機會。新加坡在2019年的規劃中提出了構建四個主要門戶的概念,包括中央地區、北部門戶、東部門戶和西部門戶。
中央地區將是充滿活力的市中心,即全球商業和金融中心所在地。北部門戶將重點發展農業技術、食品、數位技術和網絡安全等產業。東部門戶將利用樟宜航空樞紐擴建契機,加強空港地區與世界的連通,發展與航空有關的業務,構建創新品質生活商業集群。西部門戶將是中央商務區(CBD)以外最大的商業節點,是由創新區和工業區構成的高科技製造中心。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新加坡在名勝古蹟和城市特色保護方面也成績斐然。長期以來,市區重建局和國家遺產委員會為了保護新加坡的文物,保留南洋特色,積極與利益相關者協調合作,讓新加坡中西方歷史文化交匯融合的特色更加鮮明。
重在規劃、意在長遠、統籌協調、平衡利益、兼顧各業、促進發展,建設居民可承受和負擔得起的高水準宜居家園,提升功能齊全發達的城市基礎設施網絡,鼓勵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新加坡城市更新的主要做法和成功實踐。(經濟日報記者 蔡本田)
(文章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