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餐飲業人手短缺 業者調整讓弱勢群體發揮潛能實現就業

面對本地餐飲業人手短缺的問題,不少業者開始想方設法,調整硬體設備或改善工作流程,緩解人手不足壓力的同時,也讓年長人士和特需人士等弱勢群體,有機會發揮潛能,實現就業。
55歲的蕭朝榮因白內障手術失敗,導致視力嚴重受損。但曾有多年廚師經驗的他,在經過訓練後,有機會重新回到廚師崗位。
「我們盲人做工蠻困難的,就說要找到一份人家會接受的,就覺得是蠻大的一個挑戰。彼此知道是看不到的,會比較尊重跟理解。」
為了讓朝榮在安全的環境下做工,業者還特地購置特別器材,同時安排一名視力正常的員工協助。
餐廳創辦人曾麗芬表示:「那個菜沒有這樣美,還是有一點點壞的、爛的,我就把它拿走。有時候我會看他們煮的東西,是否煮不熟還是太熟。」
也有業者選擇為特需人士提供實習機會,或僱傭重回職場的退休人士。
蔬果汁專賣店創辦人黃秀華表示:「我們希望可以建設一個包容性的社會,讓這些年長者還有特需人士,可以融入我們的社會。用他們的技能可以回饋給這個社會。」
受訪業者也希望藉此給予這些弱勢群體更多信心,讓他們發揮潛能就業的同時,也緩和自身人手短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