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今年首4個月典當贖回總額超過22億4000萬元創歷來新高,受訪業者指出這和黃金價居高有關,有更多人選擇以「贖回再當」的方式爭取好價。
《新明日報》報導,根據新加坡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該國今年首4個月的典當贖回總額包括利息在內超過22億4000萬元,不僅超越去年同期的20億9000萬元,更是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此外,今年首四個月的典當總額也超過22億7180萬元,同樣比去年同期的20億9037萬元。然而數據也顯示,今年首4個月的典當人次和贖回典當物品的人次相比去年同期並未有增加。
受訪當商業者皆指出,這與金價今年走高相關。數據顯示,現貨黃金價格今年數次突破每安士2000美元的歷史高位,5月初更是達到每安士2085美元。
當商公會會長何謙誠說,金價處高位時往往會吸引更多顧客選擇先將典當金飾贖回,然後重新典當,以獲更好的估價。

金價處高位出現更多顧客「贖回再當」的情況。

金價走高,吸引更多人購買這類投資級貴金屬來保值。
「這與趁著黃金價格走低時將金飾贖回的情況不同,在黃金價高時贖回的,一般都是又馬上典當以爭取更好價格,所以這個時候不僅贖回的總額增高,典當額也是一樣增加的。我們也有一些顧客或需平時不會多留意金價的波動,但只要經過當鋪都會順便問一下金價是起了還是跌了,若聽到金價漲了不少就會考慮贖回再當。」
何謙誠認為,因疫情與俄烏戰爭等因素造成的全球經濟不穩定,是導致黃金作為能保值的金融產品需求上升而價格推高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全球經濟有一股嘗試逐漸與美元脫鉤的趨勢。金價長久以來與美元掛鉤,美元強勁,金價就跌;相反的美元弱化時,金價就漲。貨幣價格出現不穩定,有人會認為與其這樣還不如投資買黃金,可以保值。」
方圓當負責人姚麗珍則指出,誠然趁黃金走高重估所典當的金飾,能換取更多錢,但附加利息也會相應提高。
姚麗珍說,顧客到當鋪抵押黃金來套現時應將日後贖回時所需要支付的附加利息考慮在內,而不是一味尋求能換取到的最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