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是是新加坡和中國建交30周年。
正值中國國慶之際,李總理在社交網站發文說,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源遠流長,友好往來始於1990年,兩國建交以後,雙方更加深和擴大了雙邊合作,並期望未來兩國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說到新中兩國的合作,大家知道新加坡近年來在中國建了多少個地鐵上的購物商場嗎?
上海和北京各有8個大型購物商場,遍布在各大主要商圈


青島新建地鐵站上的凱德商場

成都的凱德天府,造型非常獨特

黑龍江也有凱德的物業

重慶江邊的來福士廣場

在廣州,杭州和西安等城市,都可見凱德集團投資的物業或者商場,可以說在中國境內遍地開花。
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都知道,新加坡的地鐵網絡十分發達,基本上可以直達島上的各個角落,而基本上每一個地鐵站上都有一個或者以上的購物商場,從地鐵站出來就有通道直達。

要說地鐵站上建商場,新加坡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是第一。
近年來,隨著中國各大城市的發展,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拓寬地鐵交通網絡,二三線城市開建地鐵緩解交通壓力,地鐵商圈成了各大城市的熱點,新加坡的企業也瞄準了這個商機,適時進行投資。
正如們副總理王瑞傑所說,新中兩國一直在探索一些新的合作項目,能夠對中國、對新加坡都有利的,能夠照顧到彼此的需求,進而拓寬合作的領域。這也是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要夠讓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繼續有興趣維持和提升多年來友好合作關係的關鍵之一。

同時,新加坡與中國金融業的聯繫近年來也加強,有更多的中國的銀行業和資產管理業來到新加坡,用新加坡為基地,從新加坡投資到海外,投資到東南亞各國,甚至全世界各國。

而且新加坡是全球三大離岸人民幣中心之一,將能滿足東南亞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
比如說在本地可以看到的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從幾年前的1家或者2家分行逐步發展增加,對於很多在新加坡工作和投資的中國居民來說有很大的便利。

更有最近想要在新加坡建立壓亞太區中心的騰訊,抖音以及阿里巴巴等新興科技企業,不僅將會給新加坡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可以加強與中國的聯繫,推進本地的數字化發展。



最近,在全球對抗疫情的節骨眼上,兩國在7月底已同意將公共衛生列入合作領域,包括疫苗研究和治療方式等。
而且,原本經貿聯繫緊密的兩國,今年來的經貿往來並沒有因疫情而放慢,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透露,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對中國的投資增長15.3%,保持中國第一大新增外資來源國的地位。同時新加坡接受中國直接投資增長更快,達到57.5%,新加坡成為中國第二大新增對外投資目的地國。

維持貿易開放和多邊體系機制,應付氣候變化,深化數碼經濟,加強金融聯繫,更好地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和應對人口老化問題,是新加坡與中國未來將會深度合作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