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日訊)準新娘清潔工上班時頭撞洗手盆,幾分鐘後倒地昏迷,竟腦出血變植物人,3個多月來醫藥費超過10萬元(30萬令吉)。但人力部已確認非工傷,僱主和家屬都對未來感到茫然,考慮向人力部提上訴。
意外發生在今年8月7日下午5時左右,地點在武吉巴督西5道一帶的組屋單位。當時傷者與同事負責打掃整個單位。
傷者是準備兩個月後結婚的王玉玲(49歲),來自中國東北,已在黃廷方醫院留醫三個多月。未婚夫和妹妹幾乎天天輪流來探望,不離不棄。
由於醫藥費龐大,無論家屬、僱主或客工援助組織都很茫然,記者獲知消息後走訪,了解各方處境。
妹妹王玉環(47歲,機場包裝客工)說,據在場同事轉述,當時姐姐在廚房俯身抹地,抬頭時頭頂不慎敲到洗手盆的堅硬底部,幾分鐘後嘔吐並暈倒,送院後竟成為植物人。醫生透露她是腦丘出血。
「她每天能開眼進食,卻對任何談話毫無反應。她四年前就曾來新打工,這趟因在家鄉貸款約兩萬新幣買房,又付中介費近5000元(1萬5000令吉),3月底過來,靠1300元(3900令吉)月薪還債。平時每周撥電問候在鄉下種稻米的爸媽,爸媽一直追問她近況,但我們不敢說真相。」
未婚夫王克玉(45歲,砌磚建築客工)說,兩人情投意合,已說好明年1月底回他山東老家註冊結婚。兩人都離過婚,王玉玲有一子,王克玉有兩女,雙方5月在大使館辦手續時邂逅,感到很投緣,很快就定下婚約。 「但如今醫生說康復機會渺茫,願上蒼保佑我愛的人。」
王玉環幾乎每天來回三小時從東部宿舍來探望姐姐,她說,最近接到人力部來信,確認姐姐非工傷,很擔心無法負擔醫藥費。僱主雖表明願意負責醫藥費,但也擔心還能「撐多久」。雙方都考慮請律師,向人力部要求重新評估。
僱主:擔心是「無底洞」
張姓僱主(58歲)說,願意對醫藥費負責到底,但擔心無法應付「無底洞」。
張先生受訪時說,王玉玲雖然剛來上班四個半月,「但她很勤勞,我們也不會迴避支付醫藥費的責任」。
他說,至今已支付三個月的病假工資,之前也照規定為王玉玲投保工傷賠償保險(workmen compensation policy)和醫藥保險,但不足以應付累計超過10萬元的醫藥費。
他說,自己經營約10人的小清潔公司,因屬低風險行業,只投保當局規定的最低保額1萬5000元(4萬5000令吉)。 「但人力部判定不是工傷,因此不會有工傷賠償,扣除1萬5000元的醫藥費,我們都得負擔。未來這筆錢還會更多。」
張先生說,他準備在王玉玲病情穩定後,安排她入住一個月2000多元(6000令吉)的療養院。 「我也準備支付日後送她回國的兩萬多元費用,若力所能及,也會給家屬一點錢。」
但他擔心無法應付「無底洞」,已請律師了解情況,並聯絡客工援助組織和醫院。 「社工說會安慰家屬,醫院也讓我分期付款,但醫藥費我們還是得自己承擔。」
腦出血不太可能是撞傷
判定非工傷
醫生診斷女工的腦出血情況,不太可能是因撞傷引起,因此判定並非工傷。
人力部發言人受詢時說,人力部8月8日接獲僱主通知這起意外。
「黃廷方醫院的醫生診斷王女士是腦出血,並鑑定這不太可能是因為頭部撞傷引起的,也不可能是因為工作活動造成。基於這點,人力部評估王女士的案件無法在工傷賠償法令下獲賠。」
據了解,醫生判斷王玉玲並非因頭敲洗手盆導致腦損出血,而可能是當時忽然中風。家屬也有權就此向人力部上訴。
按照當局規定,客工若因工受傷,能獲工傷賠償;如果客工住院,即使原因與工作無關,僱主也必須承擔最低醫藥保險投保額1萬5000元以外的住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