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空間,屋主花4萬新元(12萬令吉)在家中加建夾樓層(mezzanine),建屋發展局表示該加建或不受批准,違例屋主可面臨高達5000元(1萬5000令吉)罰款。
受閣樓(loft)設計啟發,一名屋主花費4萬新元,在700平方英尺的三房式組屋單位內的客廳、廚房和兩間房間都加建夾樓層。
其中,客廳的夾樓層作為「遊戲空間」使用,廚房的則作為儲藏空間。
然而,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被建屋局所允許的。
建屋局發言人說,屋主不得透過覆蓋敞開區域,在其單位擴建樓層,因為這些擴建可能會對建築造成額外負荷,影響建築結構的完整性。

建屋局規定,允許未經授權或執行安裝改建的屋主將面臨最高5000元罰款,屋主也須承擔拆除的費用。
在新加坡,夾樓層的設計在私人公寓里愈加常見,而隨著組屋單位也愈加昂貴,更多屋主尋求新方式來增加住宅空間。
三年前開始建造夾樓層的承包商山姆(50歲)告訴《星期天時報》,他的公司迄今已在建造超過100個夾樓層。
首席設計師許先生(28歲)指出,夾樓層一般會建在天花板較高的單位。據他了解,本地私宅對夾樓層的構造存在一些灰色地帶。
例如一些公寓管理委員會允許屋主在單位里建造夾樓層,只要工程不會動到建築物的牆壁。
若該加蓋樓層面積少於54平方英尺,屋主則無需申請發展准證。
他也說,夾樓層須由螺栓和螺母固定,並非永久性安裝到牆面,因此也十分容易被拆除。
不過在建造前,他們都會建議屋主與發展商討論大樓的承重能力,此外,屋主也應向相關部門申請批准。
設計不當潛在危險
建設局過去3年處理了170起違例加建的個案,擴建的主要是天台、樓梯和組屋樓下的空間,且當中以有地住宅居多。
建設局和市區重建局(URA)聯合聲明,未經允許的結構可能因設計不當,對居住者造成潛在危險。
他們指出,170起個案中有45起被下令拆除,其餘125起則透過申請獲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