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該平臺2018年度報告顯示,我國2018年有高達2萬7877個住宅單位遭拍賣,涉及總值高達100億2000萬令吉。這相等於每月平均就有2323個單位或總值8.35億令吉的住宅房產被拍賣。同時,2017年有2萬4511個住宅單位被拍賣,總值達76億5900萬令吉。
(吉隆玻1日訊)經濟不景氣,國人供不起房屋旺了拍賣市場!根據統計,我國2018年所有房產類別,無論是拍賣數量或價值均創5年來最高水準,其中住宅房產拍賣價更是突破了百億。
拍賣資訊網Auction guru執行董事謝廉義接受《中國報》電訪指出,我國3大房產類別-住宅、商用和土地,在2018年均錄得5年來最高水準,拍賣總值達到155億6000萬令吉,高達3萬2611個房產單位遭拍賣。
他指出,其中2018年住宅房產拍賣總值按年增長31%,主要因為去年經濟不景氣,國人的生活負擔提高,加上銀行對於房貸拖欠者所採取的手段已更為嚴厲,導致住宅單位被拍賣的數量和總值也相應提高。
「再加上如今房產租金低廉,很多房產投資者根本無法從租金方面取得足夠的費用來供房貸,因此索性放棄房產。」

經濟不景氣,我國2018年有2萬7877個住宅單位遭拍賣。(取自彭博社)
月均2323個單位要拍賣
據該平臺2018年度報告顯示,我國2018年有高達2萬7877個住宅單位遭拍賣,涉及總值高達100億2000萬令吉。這相等於每月平均就有2323個單位或總值8.35億令吉的住宅房產被拍賣。
同時,2017年有2萬4511個住宅單位被拍賣,總值達76億5900萬令吉。
謝廉義指出,由於目前房產市場供過於求,就連很多二級市場房產也處滯銷狀態。「很多人想脫售房產但找不到買家,最後只好任其被拍賣。」
放眼住宅房產市場,該平臺認為房產過剩的情況將會延續,並終將影響整體房產市場,導致房產價格下滑。

謝廉義
有地住宅被拍賣 排屋占79%
報告指出,2018年有地住宅的拍賣數量高達1萬4154宗,拍賣總值62億令吉,按年增長29%。這相等於每月平均就有總值5.17億令吉和1180個有地住宅被拍賣。
其中,排屋的拍賣數量和總值在2018年創下5年來新高,一年內的拍賣數量高達1萬1247宗,總值高達34億4400萬令吉。平均每月有總值2.87億令吉的937個排屋單位被拍賣。
調查顯示,排屋是有地房產中最受購屋者歡迎的房產類型,主要因為排屋價格合理,並具有潛在市場需求。也因為如此,在有地房產的拍賣數量中,排屋就占了79%。
該平臺指出,如今的房產市場疲落,仍穩處於買家市場( buyer driven market),因此房產市場的走向主要還得依靠發展商的策略方向。
隆雪布森拍賣最旺盛
大馬中部區域(吉隆玻、雪蘭莪、布城和森美蘭)作為人口最密集,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區域,拍賣活動也是全馬最旺盛的區域。
調查顯示,這4州的房產拍賣總值在2018年高達97億令吉。相等於平均每月有總值8.1億令吉和高達1476宗的房產拍賣。
謝廉義向《中國報》透露,在這4個州屬當中,雪蘭莪的房產拍賣最為旺盛。「由於雪蘭莪地域遼闊,範圍較廣,因此房產買賣活動相對較高。」
至於我國北馬區域(玻璃市、吉打、檳城和霹靂)則是我國5個區域中房產拍賣活動第2旺盛的區域,平均每月有總值1億5900萬令吉和高達572宗的房產拍賣。
我國房產拍賣最稀少的是東海岸區域(吉蘭丹、登嘉樓和彭亨),2018年每月房產拍賣數量平均僅錄得100宗,拍賣總值僅達到4600萬令吉。
末季總值按年激增62%
按季度來看,我國2018年末季拍賣宗數按年增長28%至8953宗,對比第3季拍賣宗數為7004宗。以拍賣總值計算,末季拍賣總值按年激增62%至47億令吉,對比2017末季錄得29億令吉。
報告指出,去年末季拍賣宗數激增,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如銀行等機構,在收復貸款方面採取較為嚴苛的手段,促使更多房產面臨拍賣。
至於總值增長62%,則是該季有數量較多的高價值房產被拍賣。
綜觀我國2018年所有類別的房產拍賣,拍賣宗數按年增長4349宗或15.4%至3萬2611個房產單位。
若以拍賣總值計算,去年全年拍賣總值按年大增33億6200萬令吉或27.6%,至155億6000萬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