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新加坡每年浪費的食物
在2017年已經超過了80萬噸
平均下來每個家庭每年
要浪費140公斤的食物

全球8.7億人口每天挨餓,新加坡每10個人就有1個人生活於貧窮線下。但這種浪費卻發生在身邊,實在讓我們心痛。

除了平常一些吃不完的食物浪費外,還有另一種浪費,叫「Ugly Food」。但這些食物不是因為不能食用,而是僅僅因為它們長得丑就遭到了無情的拋棄。

有些蔬果因為自然災害,導致不能正常生長或畸形或沒成熟…這些食物被當成了炮灰,成為了廢棄蔬菜。

日本,在全球最不浪費食物的國家中排行第二,他們對環保等有著非常強的概念和意式。
有一群人看到這些被廢棄的蔬菜覺得非常的可惜,他們將這些蔬菜做成了一種叫做「Vegeloop」的蔬菜循環包,改變了它們的命運。

先收集廢棄的蔬菜,用生鮮垃圾處理機將它們製成肥料。

用可降解材料製成的包裝紙,印上不同蔬菜的圖案。

用包裝紙包上該種類蔬菜的肥料及種子,就成為一個個蔬菜循環包。

除了胡蘿蔔之外,還有玉米包、茄子包、南瓜包、燈籠椒包等等。

製成的Vegeloop,就和原來的蔬菜長得一樣。到目前為止,一共有15種蔬菜包。

將蔬菜包直接埋在土裡,在上面澆水使包裝紙溶解。接下來只需等待種下的Vegeloop發芽長大,長出的竟然是完美無瑕的蔬菜!

他們用Vegeloop做成一家小小的蔬菜店,客人們可以無償拿走各種做好的成品,只需捐出任意金額,表示對這項公益活動的支持即可。

這個團隊將原本沒有了使用價值的廢棄蔬菜賦予了重新利用價值,不僅挽救了13億噸蔬菜,也呼籲了人們參與到環保的生活方式中,十分有價值。

而在香港,最近有一篇文章和李嘉誠有關,被很多平台轉載:《李嘉誠花1000萬吃剩菜剩飯?!香港奇蹟的背後卻是150萬人的真實貧窮生活》

其實香港面臨的也是一樣的問題,一天有將近3600噸的食物被丟進了堆填區,很多都是吃都沒吃過的食物就直接被丟棄。

一邊是貧困老人,弱勢群體在溫飽線上掙扎,每天都在餓肚子,一邊卻是有錢人在不斷地浪費糧食。

香港有一群想為這個社會問題做點事情的人,創立了「惜食堂」。從一個不到20人的團隊,每天只能做20個飯盒,到現在有了中央廚房,每天能做6500個飯盒。

他們每天從合作的酒店、飯盒供應商、超市等回收剩食進行處理。義工們幫忙揀菜,洗菜,切菜。雖然是做給貧困人士的免費盒飯,但是大家一點都不馬虎。

廚師還會每天根據回收來的食材認真思考怎麼搭配做適合老人吃的營養均衡,口味又好的餐食,還會注意少油,少鹽,少味,忌辛辣,就像對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樣貼心。

從2014年到2018年,陸陸續續有很多明星加入免費宣傳惜食堂的陣營中,比如張學友,黃子華,張智霖,王祖藍等等。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機構的存在。

李嘉誠也親自到訪體驗,和公公婆婆一起品嘗用「剩飯剩菜」和臨近保鮮期的食物做成的飯菜。

李嘉誠不僅把盤中食物吃光,臨走前還捐了1000萬,讓這個慈善機構能夠繼續運作下去,幫助到地球和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

其實新加坡,面臨著和香港一樣的問題。國家貧富懸殊大,新加坡每10個人就有1個處於買食物都有困難的狀態。

而在2012年,新加坡有了foodbank的出現。這個非盈利的組織將即將過期和剩餘的食物收集起來,讓慈善機構、志願福利團體及有需要的家庭定期獲得食物供應,也避免食物浪費。

Food Bank創始人:Nichol & Nicholas Ng
經過了六年的不斷努力和碰壁,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和個人加入到了Food Bank的捐贈,也造福了超過200個組織。

新加坡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反消費主意人士Daniel Tay,他一年只花了S$8新幣在食物上,他的食物主要來源都是別人丟棄的食物。

他在2018年也發起了Veggie Rescue拯救蔬菜的活動。到大型的蔬果批發市場,向攤主討要那些可以吃,但是要被處理掉的「歪瓜裂棗」。將收集到的蔬果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而這個月的16號,是世界糧食日的第38周年,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飢餓」。希望世界各國的人能珍惜糧食,幫助到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
(本帖圖片信息均來自網絡)
發帖時間: 舌尖上的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