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半的幼兒都有蛀牙?
這比例真的有這麼高?

圖源: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 據本地媒體報道,新加坡每兩名學前兒童就有大約一人患有蛀牙,比2009年每五人有兩人呈增加趨勢。受訪醫生認為,家長對乳牙存有誤解是一大原因。
中心小兒口腔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高糖飲食和刷牙不到位都會導致兒童容易有蛀牙。而家長對孩子的口腔情況存在誤解,也是蛀牙問題惡化的原因。
很多父母會覺得,乳牙其實都會掉落,所以覺得不重要,也沒有太去關注這些乳牙。就是因為這種誤解,家長往往等到孩子牙齒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看牙醫。到那個時候孩子不是牙痛,就是有蛀牙需要補牙,需要做一些比較難的治療。

當兒童有太多蛀牙時,很難刷好牙齒,還會造成食物堆積,導致蛀牙情況惡化。如果沒有進行妥善治療,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和口臭,也可能因為疼痛需要看牙醫而無法上學、影響飲食和睡眠,以及成長和發展。
為避免這類情況,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在2020年12月重新推出嬰幼兒口腔健康計劃,讓家長了解其實年幼兒童的蛀牙情況大部分是可以預防的。這項計劃是兒科人口口腔健康計劃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提高口腔健康意識,從小培養健康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自計劃啟動以來,已有300多名兒童受惠於這項干預措施。

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 (NDCS)
中心去年9月還推出了試點計劃,讓首批60名幼兒園兒童和他們的家長參觀中心,通過不同活動加深他們對口腔健康的了解。中心計劃接下來每個季度舉辦一次這類活動。
在新加坡如何給孩子看牙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學校的牙醫那裡定期檢查,第二種是自費去私人牙醫診所。讓我們來看看粉絲在新加坡看牙的經歷吧!
在學校的移動巴士上看牙
素材|黑米媽
某天我正在搬磚,接到娃學校的牙醫打來的電話。一邊接起來一邊心想:「肯定是牙蛀了要補,誰讓她每天都不好好刷牙!」結果牙醫說經過檢查,我娃少了兩顆牙,建議我帶她去拍個X光片。因為娃所在的學校沒有設備,所以寫了一封轉介信,幫我預約了時間去附近的一個中學看牙。


娃從小就是少了兩顆牙,還沒換乳牙的時候,我們在中國諮詢過牙科醫生。當時醫生建議換完恆牙再檢查一下看看,後來我們就忘了這件事。新加坡小學的牙醫這麼負責,那我們就去做一下檢查吧! 按時來到勿洛南中學,以為會像娃學校的牙醫室一樣,是在教學樓的某個房間。結果門口保安伸手一指,「看,就在那裡!」

啊?竟然是一輛巴士!

這是一輛HPB的學校牙醫服務巴士,巴士停在學校的停車場上。會定期在不同的學校巡迴停留,為學校及附近學校的孩子提供牙科服務。進了門才發現,外面看上去不大,裡面是大有乾坤啊!


整個車廂被分成兩頭的兩個診室和中間的儀器設備區域,裡面有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


醫生先對娃的牙齒進行了常規檢查,除了下牙少了兩顆犬齒,沒有其他問題。醫生準備給她的拍個X光片,確認這兩顆牙到底是沒長出來還是完全缺失。。
醫生突然打開一扇小門,裡面竟然是個袖珍的X光室。娃穿好隔離服,咬住鉛片(避免拍到上牙)。醫生把拍攝頭抵住娃的下巴,讓她保持頭部靜止。

關上門一秒鐘,X光片就拍完了,電子影像結果幾分鐘就出來了。

醫生說根據X光片的結果,我娃果然是下牙缺失了兩顆犬齒。這種情況在華人中並不少見,因此也導致她的牙縫比較大。而且娃的咬合位置不正,有些深覆合,有下門牙磨到上顎的隱患,建議我去專科醫院看一下是否需要正畸。
貼心的牙醫還幫我開了轉介信,可以預約清單上的專科醫院看診。有幾家公立醫院還有醫療補貼、這次看牙醫的費用是完全免費的!


圖源:HPB官網
這是學生牙科中心的收費標準

圖源:HPB官網
看了全免費的公立牙醫,我們再來看看私人診所是怎麼給娃看牙的。
在私人診所看牙
素材|金萱水仙 娃六歲的時候開始換下排門牙,有一次幫她檢查牙齒,發現裡面的恆牙已經長出來一半長了,外面的乳牙還堅守崗位,用手搖都紋絲不動。

恆牙已經長出來一半了,前面的空隙是大牙縫
我們先去了新加坡當地最大的連鎖牙科診所——全民牙醫位於NEX的分店,醫生看了以後說不需要拔除。
按照我們從小的經驗,總覺得這樣不放心,於是又向國內的牙醫朋友請教,他們的意見都是要及時拔除,建議我們儘早去找當地的牙醫處理。

於是我們又帶娃來到了全民牙醫位於city square mall的分店。因為提前預約了,所以只要稍微等候一下就可以了。
娃看到等候區這麼多玩具,馬上跑過去玩得不亦樂乎,絲毫沒有看牙醫的緊張感。


輪到娃看醫生的時候,我剛好有電話來,所以隊友先帶娃進了診室。等我接完電話往裡走的時候,就聽見一陣熟悉的笑聲從裡面診室傳了出來。
什麼?我印象中的牙科診所不是充斥著電鑽刺耳的聲音,就是孩子的哭喊聲,怎麼可能會笑得這麼開心?
進到診室,果然是自己的娃。她戴著防眩光的眼鏡,胸口蓋著一次性墊巾,左手握著牙醫給她的一根口鏡,躺在牙醫床上哈哈大笑。胖胖的和藹可親的牙醫叔叔正在跟她解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把打磨用的毛刷先在娃的手指頭上摩擦,問她:「什麼感覺?痛嗎?癢嗎?等下就是這個東西到你牙齒上,把你牙齒上的髒東西都擦乾淨ho!接下來我要開始咯,你可千萬不能動ho!」

就這樣,牙醫順利地完成了牙齒檢查和拋光工作。他跟我們解釋:「這樣的情況確實不需要拔除,如果半年後還沒掉,再來找牙醫也不遲。 小孩的牙齒位置是會活動的,會慢慢恢復正常排列位置。如果強行拔除,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從此不願跟牙醫打交道,會對以後的牙齒檢查治療造成不好的影響。
今天幫她做了牙齒拋光,去除了一些附著在牙齒上的髒東西,回家以後好好刷牙,等待恆牙自然脫落就可以了。」雖然我們還是將信將疑,但連看兩家牙醫都這麼說,也只好相信專業人士,靜觀其變了。

果不其然,半個月後,其中一顆乳牙在娃吃水果的時候光榮退役了,另一顆也在不久之後犧牲了。

目前兩顆下門牙已經移到了正常的位置。
不同醫學體系,不同治療方式,各有各的優點,也都是為患者著想。但俗話說,入鄉隨俗。既然在當地生活,就隨當地大流吧,也免去一場場無謂的糾結複雜的內心戲。
出來結帳,診療費20新幣,拋光60新幣,再加上第一次的診療費20新幣,為了這兩顆不用拔的牙,花費100新幣。

公立和私立各有優勢,就看孩子的情況了,辣媽之前也整理了新加坡兒童牙科診所的信息,點擊下面連結即可查看!
希望孩子們都能吃嘛嘛香,身體棒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