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怎麼領?
新冠肺炎病毒在新加坡持續蔓延,影響了全島數百萬人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短期援助基金、疫情薪金補貼計劃、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
這兩天,很多通心粉問萬事通,疫情期間政府的補貼應該怎麼領呢?

怎麼提申請、哪些人可以領到呢?


今天,萬事通將告訴大家哪些人可以申請這個補助金,怎樣申請補助金。
哪些人能領取短期援助基金? 需要攜帶哪些資料?
短期援助基金有怎樣的領取條件?萬事通幫大家總結了一下:
1.16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2.在疫情之前,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0000新元,或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3100新元;
3.非社區關懷計劃援助的受益人。

圖源:早報
符合領取計劃的人員,可以向社會服務中心或民眾俱樂部申請到500新元的現金補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表示,目前已有約6萬人申請短期援助基金。

在去領取的時候,需要攜帶以下資料:
1.IC與銀行帳戶資料;
2.失業(例如裁員通知單)或失去了收入的證明文件(例如工資單);
3.申請表格(表格可以在現場填寫,也可以提前在網絡上下載)。

圖源:官網
需要注意的是,處理申請的社會服務中心和民眾俱樂部櫃檯服務本周末暫停,但申請者可以上網下載表格,填寫之後投入申請箱。
當局表示,從下周起會推出網上申請表格,只需政府電子密碼(SingPass)、PayNow帳戶和相關證明文件就能在家申請。一旦申請獲批准,援助金就會通過PayNow轉帳。
哪些人能領取疫情薪金補貼? 需要攜帶哪些資料?
領取疫情薪金補貼則需要以下條件:
1.16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2.在疫情之前,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0000新元,或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3100新元;
3.居住的房產年值不超過21000新元;
4.失業之前是全職或兼職的固定或合約員工; 5.非社區關懷計劃援助的受益人。

圖源:官網
符合條件的人,可以一次性獲得每月800新元,共計3個月的補助,也就是2400新元。同時還可以參加勞動力發展局或就業與智能培訓中心給與的求職和培訓支援。
在去領取的時候,也需要攜帶以下資料:
1.IC與銀行帳戶資料;
2.失業(例如裁員通知單)或失去了收入的證明文件(例如工資單);
3.申請表格(表格可以在現場填寫,也可以提前在網絡上下載)。

表格長這樣
該補貼將從5月1日開始。
自僱人士收入補貼計劃 就業入息特別補助
而自僱人士則可以獲得每個季度3000新元的現金補助,會在今年5月、7月、10月分別發送,共計9000新元!
領取條件如下:
1.在2020年3月25日或更早之前以自僱人士身份工作;
2.沒有以雇員身份賺取收入;
3.年凈營收不超過10萬元;
4.居住的房產年值不超過1萬3千元;
5.不持有超過1間房產;
6.已婚自僱人士與配偶一起不持有超過1間房產;
7.已婚自僱人士的配偶的估稅收入不超過7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年滿37歲並在2018年向新加坡稅務局和中央公積金局呈報自僱人士身份且賺取收入,會被評估不符合條件的申訴。
而就業入息特別補助,合格的受惠人士將收到公積金局的通知並自動獲得入息,不需要額外申請。

如果想查看更加詳細的內容,可以登錄官網: https://www.msf.gov.sg/assistance/Pages/covid19relief.aspx 或請前往鄰近的社會服務中心或聯絡所,或撥社區關懷熱線 1800-222-0000。 非常時期,共克時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