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高度發達的社會,這裡的年輕人基本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培養,他們的發展和想法關係著新加坡的未來,那麼新加坡的年輕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呢?透過置業,工作和政治想法等方面可窺探一二。
傾向於租房
根據PropertyGuru發布的2022年下半年消費者情緒調查,衡量房地產滿意度、整體條件、房屋負擔能力、利率、對政府做出的努力指數。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54%的年輕國人有意購買新房子以享有更多個人空間,但有66%因為房價太高而選擇租房。
根據PropertyGuru9月7日發布的2022年下半年消費者情緒調查,衡量房地產滿意度、整體條件、房屋負擔能力、利率、對政府做出的努力,以及房價這些指標的整體情緒指數,從今年上半年的51點下降至45點。這反映了相較於上半年,受訪者下半年對本地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滿意度更低。
調查中的年輕國人年齡介於22歲至29歲。其中,大部分年輕人(66%)因為不夠儲蓄而選擇租房;有36%則是因為現階段沒有迫切需要買房而租房。

上述調查衡量受訪者對本地房地產市場的情緒和期望。這項調查在今年6月13日至7月12日間在線上進行,共訪問了967名新加坡人。
租房一族將是未來的主力軍。
求職觀念
本地約67%的年輕專業人士打算在未來一年內轉換工作或離職,但正考慮離職的人當中,有八成認為若條件合適,不介意改變主意留下。
其中,約45%的人把加薪選為促使他們留在公司的關鍵因素,其他較受歡迎的選項是升職(28%)和轉換工作內容(25%)。
某跨國招聘公司在9月15日一份針對東南亞大離職潮的調查報告中,公布上述結果。
該公司在今年6月向東南亞六個國家的2600多名專業人士,以及1100多家公司進行調查,了解這些人才和公司對離職的看法,以及能挽留他們的因素。這六個國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調查發現,新加坡有80%的年輕一點專業人士曾在去年考慮離職,但有64%的人在還沒確定新工作前,不太願意辭去現有的工作。
儘管曾考慮離職的人數占多達八成,36%的人並未在過去一年這麼做。他們留在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還沒找到最合適的工作(50%)、對於新工作場所的文化與合適程度感到不確定(29%),以及擔心新公司的就業穩定性(28%)。
社會經濟
一項針對國慶群眾大會的調查顯示,生活費上漲獲得最多關注,超過六成參與調查的人認為這是本地首要關注的課題。
此外,多數人對廢除《刑事法典》第377A節條文表示支持或中立,僅兩成受訪者不支持這項舉措。

市場調查機構Milieu Insight隨後在星期天和星期一(8月22日)對600名來自不同年齡層、性別和種族的本地居民展開網絡調查。
調查顯示,67%的參與者認為生活費上漲是目前首要關注的課題,遠超出經濟衰退(7%)、氣候變化(4%)和新冠病毒株的出現(4%)。
另針對李總理宣布廢除《刑事法典》第377A節條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將不再視為刑事罪行,近半數的人持中立態度(46%),支持者則占34%。
支持廢除條文的年輕人最多,占16歲至24歲參與者的一半,而支持率最低的年齡層為45歲至54歲,僅24%表示支持。
政府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規定,則獲得多數人的支持,達61%。參與者中,47%覺得決策的時間點剛剛好,但28%的人較為謹慎,認為時機過早。
雖然近半的參與者(47%)認為放寬規定會使冠病疫情惡化,但多達91%的民眾對政府帶領國家從疫情中復甦的能力有一定的信心。
社會認可度
新加坡邁入與冠病共存階段後,每日確診人數雖曾一度飆升至超過2萬人,防疫政策的時緊時松也造成一些不便。不過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本地居民對政府的防疫表現滿意度仍高達八成,60歲以上群體的滿意度甚至超過90%。
相比之下,台灣雖然在防疫初期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但過去一年當地出現疫苗和檢測儀不足的問題,導致人們對相關政策失去信心,產生不滿情緒,有近六成的民眾不滿意政府的防疫表現,而且年紀越大者,不滿程度越顯著。

調查也發現,新台兩地民眾都認為俄羅斯是俄烏戰爭的罪魁禍首,最有可能結束這場戰事的也是俄烏兩國自己。
調查結果也顛覆了「年輕一代不關心天下大事」的普遍印象,30歲以下群體對國際形勢的重視比率都高於整體平均值。
物價上漲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參與調查的本地居民超過一半會減少購買非日常必需品的開銷。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本地民眾都有超過一半更偏向於遠程工作,而且越年輕的群體越是支持新的工作模式,不過新加坡居民更願意遠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