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四天,新加坡社區病例維持在單位數,沒有無關聯病例,活躍感染群數量也逐漸減少。(檔案照)
過去5天,新加坡社區冠病病例維持在單位數,也沒有任何無關聯病例,活躍感染群數量更逐漸減少。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受訪時說,這表明社區疫情已有效受到控制。
不過他也提醒,過去兩個月的確診病例大多感染更具傳染力的德爾塔變種病毒,因此公眾仍須保持謹慎。
「社區中必然還有一些隱藏病例,尤其在疫苗接種率穩步上升的情況下,許多已接種疫苗的感染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受感染,反而繼續在社區內走動。」
淡馬亞: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聯合早報》報道,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教授則持謹慎態度。他指出,當地疫情在今年3月和4月之間也曾出現類似的好轉跡象,因此現在具體情況會如何發展還很難說。
「此外,如今每日疫情文告所提供的信息比以前更少,所以可能表面上一切趨於好轉,但要作出確切的結論仍為時過早。」
另外,淡馬亞認為,紅山區內病毒的傳播在居民疫苗接種率達到理想水平後就會平息,但這一成果還要至少3到4周才能顯現。
張毅穎也預計,雖然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人接種疫苗,抗疫限制措施將逐步放鬆,但社區病例仍會零星出現。
「未來社區里應該還是會繼續出現確診病例,當中有些病例也許能溯源至紅山感染群,另一些則可能找不出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