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對新加坡影響有多深?
連普通民眾的餐桌都跑不了...
俄烏戰爭未停,原材料和運輸費走高,小販使用一次性打包容器成本都上漲15%,有攤販無奈指若要回本,或得將容器收費從兩角起到三角(約人民幣1.5新元);通脹之下百物漲,這也包括餐飲業隨處可見的一次性塑料打包容器...

(圖:來源自網絡)
明恩的檔口使用的塑料打包盒進價今年上漲約9%,各類成本漲幅也在15%左右。
在新加坡楊厝港和大巴窯一帶的小販中心及咖啡店,普通大小的塑料盒多數攤位收費兩角至三角,最高者收取五角。
位於宏茂橋4道628座熟食中心的煮炒攤位,每月要花費140新元購入打包盒,目前每個盒子收取兩角打包費。
一位攤主稱,打包盒的成本一直在起,我們需要從之前的兩毛一個起到三毛錢,才能回本。因為打包時辣椒和菜脯是分開放,所以每次需要兩個盒子。
「兩三個月前,我們的打包費從三角起到五角,雖有顧客不滿,但我們也實在沒辦法。」

(圖:來源自網絡)
宏茂橋628小販聯誼會總務稱,今年來他肉脞面檔口買入的圓形塑料盒進價起了約9%,一箱500個從去年的70新元漲到76新元上下。
「不過由於原料和員工成本都漲了約15%,這個小販中心的52攤的食物全數都起價,而打包費則會維持在兩角至三角,因為食物起價已經涵蓋了打包盒增加的成本。」
位於大巴窯1巷咖啡店的煮炒攤稱,檔口每個月花在打包盒的成本接近2000新元。

(圖:來源自網絡)
「雖然具體起價幅度不便透露,但一路來打包盒的成本一直在漲,不過目前一直是我們自己承受,沒有轉嫁給顧客。」
每周四五天都要打包食物的公眾李先生說,他可以接受為打包盒多花兩角至五角,約是食物價格10%。

(圖:來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