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萬名學生及孩童這個月可通過教育儲蓄戶頭或中學後延續教育戶頭,獲得一次過200元的額外填補額。
財政部和教育部的聯合文告說,每名年齡介於七到20歲的本地公民都能受益,人數約53萬2500個。
這是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公布的家庭援助配套的其中一個部分,為中小學生教育儲蓄戶頭進行常年填補以外的額外補助,以幫助本地家庭應付孩子的教育開銷。
新加坡政府一直都非常看中教育板塊,在財政預算中,教育經費支出居於第二位,僅次於國防開支。多年來,新加坡教育投資占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的23%左右。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新加坡政府還實施了很多教育政策:
投入5200萬新元在教育經濟援助計劃
此前,在2月18日公布的新加坡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將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援助,為新加坡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教育。
為此,新加坡政府每年將投入多900萬新元,達到5200萬新元在教育經濟援助計劃。新加坡政府也會增加對所有學生的交通津貼,以及中學生的學校餐費補助。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EduSave)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讓所有新加坡小孩都能獲得充分的教育機會。在該計劃下,學校和學生都將獲得津貼,支付深廣課程或購買學習所須的額外用品的費用。學術成績和其他方面表現良好,或是學業進步顯著的學生,也會獲得獎勵。
年齡介於7-16歲的新加坡公民,或在新加坡教育部資助的中小學就讀,他的教育儲蓄帳戶每年都會收到津貼。獲得津貼的孩子可以用於支付學校所辦的深廣課程(Enrichment Programme)以及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的附加雜費。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Edusave Award)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是為了獎勵在學術和非學術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並在以下領域表現良好,便有機會獲頒教育儲蓄獎:
教育儲蓄品德獎:獎勵具有模範生素質、品行良好的優秀學生,小一至小三數額為200新元,小四至小六數額為350新元;
教育儲蓄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品行良好的學生,小五和小六的金額為350新元;
教育儲蓄活動成就獎:獎勵熱心服務社區與學校,非學術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小四至小六金額為250新元;
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家庭收入不超過6000新元的學生,小一至小三數額為200新元,小四至小六數額為250新元。
新加坡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MOE FAS)
教育部推出經濟援助計劃是要確保每名孩子,不論其家庭背景如何,都有機會接受教育。該計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課本、校服、交通津貼,並豁免繳付學費和標準雜費。在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FAS)下,小學生也會獲得餐費補貼。此外,校方可酌情使用學校基金,提供援助(如餐券)。
申請資格:家庭每月總收入不超過2500新元,每月人均收入不超過625新元;
享受補貼:雜費、課本費、校服全部免費,膳食補貼一周七餐,乘坐校車的學生每年可想50%的車資津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學生每年可獲得120新元的補貼。每戶家庭人口包括學生、學生父母、未婚兄弟姐妹,以及祖父母。

新加坡進取基金(Opportunity Fund)
除了推出經濟援助計劃外,新加坡教育部還設立了進取基金,為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家境不寬裕的新加坡學生提供參加深廣學習和其他增益輔助活動的機會。
而在2019年,新加坡教育部就調高了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進取基金的撥款額,並取消家庭月入上限,以讓更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從中受惠,出國開拓視野。
貧富懸殊固然會帶來教育不平等問題,新加坡政府能做的是在經濟上扶持底層的學生,儘量扶持有需要者,幫他們實現潛能。保底是新加坡的教育網兜,新加坡對於國民教育一向很重視,這是眾所周知的,對於家境困難的學生,也會進行學費補助,名目眾多並且金額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