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5月11日)新加坡國會上,陳有明醫生陳述,一些陳篤生醫院的護士被房東告知要在短時間內離開,而有一名在陳篤生醫院工作的男子得暫時同家人分開住。
他建議衛生部成立小組,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援助。
對此,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衛生部和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同陳篤生醫院以及其他醫院合作,將全力支持受影響的員工。他們已經開始同酒店和其他業主洽談,為醫療人員提供住宿。
顏金勇說,雖然當局提供另外的住宿安排,但是這不能成為房東趕走房客的藉口。當局還是希望鼓勵房東理解情況,為支持新加坡醫療人員盡一份力。

顯然, 社區病毒爆發是其一;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病毒蔓延的同時,我們要警惕,這條可能擴大的病毒歧視鏈……

還記得新冠肺炎剛剛爆發的時候,恐慌情緒蔓延,導致針對中國人民/華人社區的種族主義情緒加劇。
很多人表示:"中國人什麼都吃!""把中國炸了!""世界上最噁心的就是中國人!"
"所有中國人都吃蝙蝠和狗。"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吃野生動物?之前還吃過狗,趕緊清除他們吧!」

"哈哈,我是種族主義者,很酷!我只是想說,去TMD中國!去TMD中國人和任何種族的亞洲人!去TMD的冠狀病毒口味的食物!中國人留在自己國家!"

"把中國炸了,反正他們人口過剩!"

"我也很抱歉,但我不能放棄任何說'F*ck中國'的機會"

如今,隨著印度疫情爆發, 大家對待印度民眾的態度也急轉直下!
本月7日早上8時45分左右,55歲的印族婦女在新加坡蔡厝港通道(Choa Chu Kang Drive)人行道行走時,一對華族男女上前與她對峙,要求她戴好口罩。
印族婦女與男子發生口角,男子用了帶有種族侮辱的語言,而且還動手攻擊她,婦女跌倒在地。

據印族婦女妮塔形容,兩人相隔五到七步之外,對方看起來有20多歲。妮塔當時因運動身上流著汗,她向男子稱自己在運動,但男子依然要她將口罩拉上。
她試圖再次和男子解釋時,她稱對方開始爆粗口,甚至用帶有種族歧視的字眼辱罵她,「我當時嚇到了,我只想避免和他起爭論,於是我說了『願上帝保佑你』就離開。」
沒想到,男子下一刻突然快步跑過來,一記「飛踢」將她踢倒在地,導致她的肩膀和手擦傷。
「我以為對方只是要嚇唬我,沒想到他突然踢過來。」

對此,黃循財疾呼:病毒不分種族!
'Not a Chinese virus or an Indian variant, but a global pandemic'!
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也不會區分社會制度。汙衊和指責別人是趕不走病毒的。轉移視線、推卸責任更是及其狹隘做法。

加拿大約克大學環境研究教授Roger Keil表示,2003年非典爆發期間,也出現的類似現象。
"殊不知,恰恰是多元文化才讓多倫多成為了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大都市之一。"Keil說,"有些人把非典叫做,中國病(Chinese disease)',這是非常無知的。"
"希望2003年的攻擊不要重演。我們必須堅守共同的人性,避免把疾病種族化。"

實際上,為助力印度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新加坡空軍部隊已經出動兩架C-130運輸機把氧氣筒運載到印度西孟加拉邦。

中國紅十字會通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向印度紅十字會提供100萬美元現金援助。
此外,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資已於5月9日運抵印度班加羅爾。該批抗疫物資包括100台制氧機、20台無創呼吸機和20台有創呼吸機。

而給印度捐贈的物資上,印著這八個字:「命運與共,戰勝疫情」。

「命運與共,戰勝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