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編輯兼負責人陳智祥(Alex Tan)本月9日發文稱,STR的面簿專頁將在兩周後關閉,也就是這個星期五(23日)。(STR面簿截圖)
作者
盧凌之
七個面簿帳號,短短三天,在39個面簿群組中分享了45次時政新聞網站「States Times Review」(以下簡稱「STR」)的一篇不實文章,涉及多達80萬名潛在讀者。
律政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唐振輝今天中午在國會透露了以上數據,並指部分轉發是一小撮人合力在面簿不同群組傳播的行為所造成的。
是的,說的就是兩周前指控我國政府和李顯龍總理幫一馬公司洗黑錢,以換取新隆高鐵和水供等利益的假新聞。
(還是不懂我們在講什麼的,請點這裡複習複習。)
假信息藉助社交媒體平台快速傳播,鬧得滿城風雨,面簿卻拒絕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以下簡稱「資媒局」)的要求,堅持保留訪問權限。
唐振輝口頭答覆武吉巴督區議員穆仁理詢問律政部對今日網絡假消息的態度時,表示這起事件正正說明新加坡「為何不能依賴(這些)服務供應平台的善意,免受假消息傳播的侵害」。
唐振輝認為,社交媒體巨頭拒絕配合政府制止假消息傳播,「強化(reinforce)了國會特選委員會的立法建議」。
什麼建議?特選委員會曾在今年9月發布了一份長達279頁的報告,建議政府應考慮立法,以迅速阻斷網絡假信息的散播和影響,在必要時阻斷假信息傳播者的數碼廣告收益。那些蓄意傳播網絡假信息者也應面對刑事制裁。
求人不如靠己,面簿等於當了一回「最佳助攻」。
面簿以「證據不足」為由 拒刪STR假新聞
面簿拒絕移除訪問權限,似乎出乎政府預料。
也是啊:
STR本月5日發布不實報道;
馬來西亞網媒「The Coverage」8日「翻炒文章」,被《中國報》等當地主流媒體轉載後,馬來西亞駐馬來西亞最高專員公署當晚立即澄清文章「明顯誹謗」,主流媒體們紛紛撤稿;
被STR文章引述的「砂拉越報告」兩次發文指責相關引述子虛烏有;
憑藉以上的實證,資媒局再以STR文章內容「違背公眾利益」「違反新加坡法律」為由,要求面簿跟進封網事宜,卻被拒絕。
面簿給出的拒絕理由是,「除了其內容可能造成突如其來的暴力或身體傷害的情況」,面簿並沒有「禁止所謂的假消息的政策」。
沒有出人命的危險就不用管了?怪不得唐振輝說,「面簿不願刪除貼文,讓人詫異」。
唐振輝:面簿將「毒害和分化社會」
唐振輝今天也用了特選委員會在報告中的「慢滴漏(slow drip)」例子,說明傳播假消息的潛在危害。假信息就像是「慢滴漏」式的毒藥,在新加坡這個多元種族國家潛伏。這類信息看似攻擊力不大,但長期一點一滴滲透將製造社會矛盾,爆發暴力事件。
現在沒有造成暴力傷害,不等於未來不會朝這個方向演變。
「(面簿)將放任自己成散播謠言的平台,通過這些謠言毒害和分化社會,鼓吹排外情緒,並從中牟利。」
唐振輝的重錘指責,似乎預示著,假消息立法的步伐,離大家越來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