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之前,我們要跨過語言的門檻。很多學生擔心,我去新加坡留學語言不通怎麼辦?其實在這裡,學生不僅僅是學英語,多元的新加坡,華語也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加坡語言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以英語為主流媒介語。英語是新加坡官方的必用語,也是在職場中的主要溝通用語。但是新加坡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文化自然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各族群以英語作為相互溝通及交流的語言同時,新加坡政府也積極鼓勵各民族掌握好自身的母語。

新加坡華語
華人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占新加坡人口超過七成。建國之初政府大力推廣講英語運動,要求民眾學習「標準的英語」,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很多人感到不適應,也就誕生了獨一無二的語言——坡式英語。
所謂坡式英語即由英語、華語、馬來語等語言雜糅形成的語言,不過近幾年,新加坡政府開始鼓勵人們講華語,也就因此,新加坡的不少華人還是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

新加坡的多元教育
在新加坡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裡,無疑的為學習多族語言提供了溫床。雖以英語為主導,各族並不排斥他族語言及文化,彼此包容,你我尊重,相互學習。
在新加坡,會說華語的馬來人,印度人,或歐裔人也並不罕見。在華人群中,方言也頗盛行。早期南來的華人,不外是從廣東省,福建省為生計而來,因此閩南語,廣東話,潮州話,客家話,福州話等方言也繞於口舌之中。華人中能掌握馬來語,印度語,或其他外語者也不為少數。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也大量吸納中國移民,交織著老祖宗的文化根底,這也豐腴了新加坡炎黃子孫對自身文化的認知及展拓視野。

新加坡的教育方針
正規的新加坡教育,除了著重數理及科學知識,掌握好語文也是其重點之一。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雙語政策,不外於積極栽培雙語或多語人才。新加坡教育部厲研雙語教學法,讓學習語文能趣味化,生活化。
並且在多元的環境下,在新加坡政府積極的培養雙語或者多語人才的條件下,多種語言的學習讓孩子有更多的學習樂趣和掌握更多的語言技能!因此,新加坡教育可謂學習多種語言的優質選項。
多講華語讓孩子英語退步?
很多年輕家長儘管認同學習華文的重要,對營造雙語學習環境的決心卻容易動搖。尤其在孩子升上小學後,部分家長因過度重視孩子成績,導致他們減少以華語同孩子溝通,擔心妨礙孩子的英文學習。
不過新加坡的專家們打消了這個顧慮:家長堅持講華語能打開自然習得空間。

有些家長自認華文水平不夠高,選擇不和孩子說母語。教育專家強調,家長能講華語就應堅持多講,打開語言自然習得的空間,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在學校的雙語教學。
由此可見新加坡對華語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但是畢竟新加坡的學校主流是以英文授課,因此大家在不「丟掉」華語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快提高英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