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劉欣回應的是,「我並沒有內部消息,所以我並不太清楚中美之間的談判,究竟到達一個什麼樣的地步,但是我認為中國政府已經非常明確的表明了他們的立場。」
「如果美方帶有誠意,尊重中方談判代表,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因為摩擦對中美雙方都不利。「
Round 2——智慧財產權
接著,翠西將矛頭轉向了智慧財產權問題,認為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偷竊」傷害了美國公司。
劉欣立馬反駁,讓翠西去詢問在華投資的美國公司的意願,問問他們是否願意在華投資,美國公司在華投資利潤豐厚。
劉欣接著說,「我承認,在中國是有一些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案例,但是那都是公司的問題,世界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公司都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這些僅是個例,不能說美國公司偷了就是美國偷了,中國公司偷了就是中國偷了」。
Round 3——華為
接著翠西將矛頭指向了最近惹得沸沸揚揚的華為事件,詢問華為願意不願意和美國分享它的技術。
劉欣回答,「如果通過雙方互惠互利相互學習的目的的話,你願意花錢去買我們的智慧財產權,那我認為沒有任何問題,為什麼不呢?我們可以互惠互利,就我個人來講,我之所以學英文,因為我有一個美國的老師,我跟美國的朋友去學。」
Round 4——中國的定位
對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定位,翠西也有疑惑。
劉欣解釋道,雖然中國經濟的總體量很大,但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GDP不及美國人均GDP的六分之一。然而,中國人很努力,中國是聯合國維和任務的最大貢獻者,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
Round 5——關稅
當翠西問到關稅的問題時,翠西說,2016年,中國對美國16%的商品徵收9.9%的關稅過高。
劉欣說降低關稅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這樣,美國消費者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中國商品,中國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美國商品。但是您剛才也提到了我們現在是規則主導的世界,如果一方想要改變規則,必須要取得相關方的共識。
美國不能對中國有區別性對待,降低關稅需要是個多邊的共同決定。我們目前執行的是20年前的標準,在關稅問題上,我們的確需要改變規則。
Round 6——國家資本主義
最後翠西發問劉欣,尋求劉欣對於「國家資本主義」的定義。
劉欣的看法是,中國是中國特色市場經濟,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國有企業在經濟中有重要作用,但作用正在不斷減少,國家並沒有控制經濟的一切。
同時,劉欣「扔」出了一組數據:中國80%的就業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中國80%的出口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中國65%的創新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中國一些領先的公司,比如網際網路公司、5G公司都是民營企業。
因此,劉欣表示中國的經濟制度是混合的、多元的、活躍的、開放的。
許多網友表示,只有16分鐘的辯論看得意猶未盡,這兩位女主播精彩的唇槍舌戰可以看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