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天氣惡劣再加上不明無人機干擾,昨天多趟航班受影響。(海峽時報)
記得上個星期二(18日),有不明無人機連續兩天在樟宜機場附近飛行,導致37趟航班延誤的突發事件嗎?
這起事件的曝光度很高,各大媒體幾乎天天都有跟進報導,民航局、樟宜機場集團、武裝部隊和警察部隊更組成跨部門小組展開搜查行動。豈料事件還在燃燒中,昨晚又有無人機「大駕光臨」樟宜機場附近空域,害25趟航班延誤。三天內,62趟航班因此受影響。
根據民航局條例,
無人機不可在機場或我國空軍基地周圍五公里內飛行。
當局嚴正看待未經授權操作無人駕駛飛機、影響航空及個人安全的行為,並將毫不猶豫對違反條例的個人採取法律行動。一旦罪成可判罰款不超過2萬元或監禁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
第一起事故
(對上週二的事件記憶猶新的蟻粉可以跳過)
上週二(18日)和上週三(19日),新加坡民航局在樟宜機場附近偵察到有不明無人機未經許可操作。
為確保航班運作和乘客的安全,民航局從18日晚上11時至19日早上9時期間,在不同時間段偵察到無人機蹤影時,短暫關閉一條跑道。
因此,共有37趟出入境航班延誤,一趟入境航班也改道吉隆坡降陸。受影響的航班中, 共有19趟來自新加坡航空,它們主要涵蓋東南亞、北亞、歐洲和西南太平洋的航線,延誤時間介於8分鐘至33分鐘。
據《聯合早報》瞭解,
新加坡空軍部隊在接獲通報後,立即調派人員向無人機發出反制信號(signal jammer)。目前不清楚無人機是否已被「拿下」。這款反制信號槍(jammer gun)可攔截市面上絕大多數無人機的信號,迫使無人機降陸。

空軍部隊在去年5月慶祝空軍成立50周年活動上,曾展示利用反制信號迫降不明無人機的先進器材。(海峽時報)
針對這起事故,民航局、樟宜機場集團、武裝部隊和警察部隊已組成的跨部門小組已展開搜查行動。
第二起事故
無獨有偶。五天後,也就是昨晚,又有不明無人機闖進樟宜機場附近空域。
據《海峽時報》瞭解,
昨晚有超過一架無人機被發現,而且不是業餘型款。
作為預防措施,民航局在昨晚8時零7分至9時零7分之間嚴格監管起降的航班,分別有15趟起飛和三趟降落的航班被延誤,七趟航班則被迫改道。它們分別是:
從印尼雅加達飛往新加坡的SQ963航班受到影響,在樟宜機場上空盤旋一陣子,之後被迫改道,飛機在印尼當地時間晚上8時26分抵達峇淡島,添油後再於晚上23時零9分起飛前往我國。
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資料則顯示,從雅加達飛往我國的峇迪航空(Batik Air)ID7157航班在峇淡島附近上空盤旋,之後改在印尼北乾巴魯(Pekanbaru)降落,一個小時後起飛前來我國,並於今天淩晨12時19分抵達樟宜機場,比原定時間遲兩個小時。
Flight Aware也顯示,原本預計昨晚約9時抵達樟宜機場的印尼嘉魯達航空(Garuda)GA846號班機因此改道,昨晚9時34分降落在峇淡島韓那丁機場。這趟班機昨晚11時18分才成功抵達樟宜機場,比原定時間遲了兩個多小時。
一週三次!是誰在挑釁新加坡? 至於這幾起無人機闖入樟宜機場案件,是誤闖?還是故意挑釁?或者是肇事者山龜沒看新聞不知事情鬧很大?捉到人才知道答案了。
另外,亞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AK1729航班從檳城起飛,原定於昨晚9點在樟宜機場著陸,後來改道,在昨晚9點25分降落於柔佛州士乃機場(Senai Airport)。同樣的,從檳城起飛的AK1727次航班,原定於晚上10點在樟宜機場降落,也改道到士乃機場降落。兩班機最終都在午夜時分降落在樟宜機場。
不過這次導致航班延誤的罪魁禍首不只是無人機,還有惡劣天氣。
民航局正在調查這起事故。
為何大驚小怪,要馬上關閉機場跑道?
可能蟻粉會認為,為什麼區區幾架無人機就讓機場勞師動眾,甚至要關閉跑道。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專家古納拉特納(Rohan Gunaratna)教授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為蟻粉解答了。他說,當局無法在第一時間確認無人機是「無辜」闖進機場空域的,還是有居心不良者特意把它飛入機場進行偵探活動。因此,雖然會對航空公司和乘客造成不便,民航局還是會採取措施關閉機場跑道。
研究無人機課題的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工程產品開發課程副教授馮韶暉也說,無人機機型較小,不易被探測和制服,而且如果發生在夜晚,情況則更具挑戰性。

空軍部隊的無人機捕捉系統,用一個網來捕捉它們。(海峽時報)
線民認為無人機操控者故意挑釁,呼籲當局趕緊捉人
無人機接二連三「闖入」樟宜機場附近空域,線民猜測是否由同一人或同一組人操控無人機,認為操控者不是蓄意挑釁就是以身試法,紛紛呼籲當局趕快捉人。
恐怖組織和敵對國家政府利用無人機威脅他國國家安全的案例越來越多,在馬來西亞,前年就有一名支援伊國組織的極端主義分子向警方承認,他在被捕前正策劃用無人機對吉隆坡的武吉阿曼全國警察總部等地發動炸彈襲擊。因此,也有線民呼籲當局提高警惕。
有線民更調侃說,花了一周都捉不到操控無人機的幕後黑手,對方如此神秘,難道真的是UFO來了?
專家懷疑,這並非單一偶然事故
不只是線民,連專家也認為無人機闖進樟宜機場並非偶然。
無人機解決方案公司Garuda Robotics公司總裁楊銓智接受《聯合晚報》受訪時說,上周發生事故後媒體大規模報導如何安全使用無人機,但仍發生極為相似的無人機飛行事故,意味著不是操作人員無心的行為。
「這起事故清楚提醒大家,必須儘快為濫用無人機科技找出解決方案。」
無人機的使用近年來迅速「起飛」
無人機管制框架自2015年6月2日生效以來,民航局已向無照操作無人機的企業和個人發出72個嚴厲警告。
根據民航局提供給《聯合早報》的資料,
自管制框架生效的四年來,無人機的使用迅速增長。活動准證(activity permit)的數量從2015/2016財政年度的510個,增至2018/2019財政年度的2452個,增幅將近四倍,而業者准證(operator permit)的同期增幅,也從117個增加到539個,增幅超過一倍半。
因此,民航局正在探討加強無人機的監管,當局將開始針對無人機的註冊框架展開公眾諮詢,更多詳情將在日後公布。

根據民航局條例,無人機不可在機場或我國空軍基地周圍五公里內飛行。(聯合晚報)
為避免有人又亂亂使用無人機,紅螞蟻先跟大家複習一下如何安全使用無人機。
如用少過7公斤的無人機進行休閒活動或研究,只要是在室內活動,或飛行高度少過200英尺(約61公尺),就不必申請活動准證。
但是,新加坡有超過一半的領空受到管制。要在這些地方操作無人機,無論何種用途,都須申請准證。
根據民航局條例,少過7公斤的無人機可以「無照」飛行,但必須在機場或空軍基地范圍的5公里外,或是禁飛區及危險地帶以外的地方飛行。
此外,無人機不得裝載危險物品,如武器、生化及放射性物質等,也不得在未獲批准的情況下排放任何物體。
當局也把保安敏感地帶列為保護區。除非使用者獲得特別允許,否則不得在保護區操作無人機,或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
若要用無人機進行商業活動(包括培訓),或者農業、建築業、勘察、巡邏、飛行表演、搜救和空中廣告宣傳等特殊用途,無論無人機的重量多少,都須申請業者准證和活動准證。
至於這幾起無人機闖入樟宜機場案件,是誤闖?還是故意挑釁?或者是肇事者山龜沒看新聞不知事情鬧很大?捉到人才知道答案了。
一週三次!是誰在挑釁新加坡? 至於這幾起無人機闖入樟宜機場案件,是誤闖?還是故意挑釁?或者是肇事者山龜沒看新聞不知事情鬧很大?捉到人才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