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房價排行



香港公屋


住在「棺材房」里的大多數都是老人

住在「棺材房」里的大多數都是老人

條件稍微好點的

廁所就和廚房在一塊

基本靠吃外賣度日
在看過這些讓人心酸的圖片之後,雖不能說香港人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也能看出高房價對港人的生活影響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說近來港人的多種「抗議」「反對」熱潮的根本原因就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意,對過去美好的過度緬懷讓他們錯誤的認為現在的一切並不合理。
新加坡,這個和香港齊名的亞洲金融中心,典型的人多地少之地,和香港有著非常多的相似處,都有著世界級的港口和頂級貿易區,甚至gdp也差不多,都在3000億美元左右,但新加坡的人口只有500萬,而他們的房價更是只有香港的一半不到,也就是說新加坡的人賺的比港人多,房價還比香港低。
來看看新加坡人的居住環境吧。

新加坡政府建設的公共房,也稱「組屋」

新加坡政府建設的公共房,也稱「組屋」
是的,以上的這些房子都是新加坡政府出錢建設的公共房,新加坡自從13年房價連年上漲之後就意識到了房價過高的危機,所以在這些年間,新加坡連續出台了8輪房產降溫措施,並且房產指導風向以滿足居民住房需求為主要目標,在新加坡,80%的人口都居住在政府建設的公共房(也稱「組屋」)中。而在香港,這一比例僅為21%。
房產降溫措施也帶來了顯著效果,在當前全球房產泡沫遍布的情勢下,新加坡的房價已經連續三年下跌,甚至因為房地產太拖整體經濟的後腿,不得不鬆綁了一些房屋購置印花稅以刺激市場。
而良好的居住環境也成了最讓新加坡人感覺到幸福的原因。在一項名為「幸福報告」的調查中,居住環境以78%的百分比高居新加坡人幸福指數榜首。

新加坡
看了新加坡的居住情況之後,難免會深思起為什麼香港和新加坡,這麼相似的兩個地方,會在居民居住環境上有著這麼大的差距,首先新加坡在勞動力上有優勢,他們鼓勵和培養本地人去做一些高技術的工作,同時支持外來高端人才留在本地,然後引進外來勞工來進行一些低技術的工作。而香港的低技術人才十分稀缺,一個建築工人日薪2000元都難找,這讓房屋建築成本飆升,間接提高了房價,究其原因,是香港本身的排外性讓其既留不住外來人才,對低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小。
再者新加坡政府是「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理論的忠實擁護者,很早以前就十分關注居民的住房問題,1960年,新加坡政府購買了全國80%的土地,這讓他們在整體房產規劃和成本控制上更有優勢,沒有太多資本湧入市場拿地炒作,多數資本家在新加坡的房產市場前只能選擇買房和建設酒店,這就限制了資本過度炒作房產,推高房價的情況。
而香港的房產市場則被控制在資本家的手裡,香港十大富豪的總家產相當於香港GDP的35%,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達到了0.537,甚至超過了中非共和國,這樣的貧富差距和乏力的調控是香港高房價的根本原因。
講了這麼多,各位已經對新加坡和香港的居住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知大家對造成差距的原因又有什麼高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