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聆聽,記錄,思考……
這裡是華為北京研究所,剛剛過去的周末,這裡迎來了一群好奇心與求知慾爆棚的訪客——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華北校友。
能有機會與華為零距離,校友們都很珍惜,華北校友會組織的這場探訪華為的企業參訪活動吸引了近50位校友報名參與。
很興奮,也很感慨,這是很多校友對此行參訪的共識。
「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華為的極致體現在每一個細節。」關明(NUS EMBA中文-13班)說, 在新技術展示廳,大家看到,從展示中心的擺設,到每個會議廳的裝修裝飾風格,從一塊餐巾紙,到一個記事簿,從員工的精神面貌,到展示的各種高科設備,華為的細節讓人印象深刻。
>
華為北京研究所科技展廳
華為向到訪的國大商學院校友們介紹了企業的戰略願景、全球研發和布局能力,以及華為最尖端的技術、最前沿的解決方案和最時尚的手機終端。
5G時代的到來,華為5G業務也開始在不停探索中邁開步伐,移動設備5G終端,實現帶寬和視頻攜手並進;無線基站超級集成,也實現通訊兼容技術工程……
能讓這些前沿科技應用發展成為世界頂尖水平,正是華為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對創新的鼓勵支持。
國大商學院華北校友會會長田濤(NUS EMBA 中文-15班)作為華為國際諮詢委員會顧問,多年致力於對中國龍頭科技企業的跟蹤與研究。
在華為北研所,前來參訪的國大商學院校友們也聆聽了會長田濤的主題分享。
>
國大商學院華北校友會會長田濤在華為北研所為參訪華為的校友們做主題分享—— 【最艱難的路才是捷徑,華為故事與華為成長邏輯】
最艱難的路才是捷徑,有雄心才有未來,田濤會長與校友們分享了他眼裡的華為成長邏輯——從苦難到輝煌,踏踏實實,不走捷徑,厚積薄發,越走越強。
的確,在很多人看來,華為就是那種能憑藉當年的一手爛牌,成長為贏得世人尊敬的企業。
談到對用戶體驗的投入,田濤舉了一個例子——手機要怎麼解決視障用戶的使用體驗問題。
通過市場調研,華為發現僅在中國就有超過7000萬有讀寫障礙的人,他們當中,超過九成的人都在使用安卓手機,但市面上的多數手機產品功能都沒辦法滿足盲人用戶的使用。
幾個參與華為終端設計研發的工程師,為了解決信息無障礙的問題,親自去盲人按摩店體驗,找視障用戶加入測試。
通過3600小時的開發,7000次的聯合測試,200次的反覆調整,實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最終這個信息無障礙項目成功應用在華為手機上。
團隊里,參與項目的幾個華為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25歲。
>
「華為作為全球知名企業,它的科研實力與研發投入,早已耳熟能詳,但當真正站在充滿藝術氣息的華為北研所展示大廳時,還是被華為的研發深度和技術儲備所震撼。」 隨團參訪的校友李靜華(NUS MPAM 2017)說,「華為兩個人中就有一位是研發人員,也讓我們深刻體會了華為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的理念。」
「能夠有機會走進華為,了解到很多前沿科技背後的故事,從他們的投入和努力看到這個企業每前行一步的不易。」校友塗艷(NUS MPAM 2017)表示,未來,期待更多創新科技改變生活。
MBA校友阮思奇(NUS MBA 2011)覺得,此行,意義非凡。他說,」 這次參訪活動正是我期待中理想的校友活動形式——商學院以商業為服務。以華為為主題,校友們的討論讓彼此交換了看法,增進了感情。」
北研所的參訪之行,讓國大商學院校友們對華為有了更全方位的了解。華為對人才、對研發、對未來戰略的重視,以及最大程度挖掘客戶的深層次需求、依據客戶需求做差異化創新等企業之道,每一步都是讓一個企業從成功走向卓越的重要階梯。

仰望天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在華為贈予的記事本上,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

校友會副會長王鐮(左)為田濤會長(右)贈送了具有新加坡象徵的胡姬花水晶花瓶

參與籌備組織華為參訪活動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華北校友會執委

2019年3月17日,國大華北校友會華為北研所參訪活動,圓滿完成!
國大商學院華北校友會執委謝渝(NUS EMBA 中文-13班)負責企業參訪相關活動,她表示,「我們一直尋求校友與知名企業、與校友企業的連結,讓校友有機會在完成學校教育後還能有機會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做一次這樣的活動,特別不易,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很有價值。」國大商學院華北校友會執行秘書長劉弢(NUS EMBA 中文-23班)說,「校友會的執委們平時在各自的崗位上,其實都承擔很多重要的工作。大家都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籌備、協調和溝通,從前期策劃、到落實執行,每一個環節都要投入盡心。活動結束後,校友們的反饋都是收穫滿滿,不虛此行,也讓執委們覺得付出很值得。」
接下來,國大華北校友會還將繼續開展環保、公益等主題的校友活動,跳出常態,一起期待。
圖文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華北校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