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ce, Singapore 簡稱MINDEF)在6月19日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發生在5月8日的F-16戰鬥機墜毀事件是由飛機上被稱為俯仰率陀螺儀的關鍵部件退化導致的。據悉,這種陀螺儀是飛行控制計算機用於調節飛機姿態的重要傳感器,而每一架F-16都裝備有四個此類設備以確保飛行安全。

圖源:CNA
據此前新加坡國防部在5月18日的聲明中提到,飛行員在飛機起飛時遭遇了控制困難,原因是其中一個俯仰率陀螺儀向飛行控制系統發送了錯誤的數據,面對突髮狀況,飛行員立即按照緊急程序操作,並在安全彈射後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
起飛前未發現任何異常
事故發生後,新加坡空軍暫時停止了F-16機隊的訓練活動,直到查明事故原因後才恢復。最新的調查顯示,飛機上的四個陀螺儀中有兩個提供了「錯誤但相似的輸入」,導致飛行控制邏輯誤判為正確數據,從而忽略了其他正常陀螺儀的正確輸入。

圖源:新加坡航展
前新加坡共和國空軍飛行員Ong Swee Chuan曾透露,通常情況下,四個陀螺儀中的三個會被使用,其中兩個主要提供數據給飛行控制計算機。此次由於兩個陀螺儀的錯誤輸入被系統接受,導致了飛機無法被飛行員控制。
此次調查由新加坡空軍主導,並得到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運輸安全調查局的支持。調查結論認為,F-16的維護工作是按照規定進行的,且新加坡空軍遵循了必要的維護檢查程序。
預防性維護能大大減小事故發生的可能
國防部還指出,儘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沒有規定對這些陀螺儀進行預防性維護,但一旦檢測到故障就會更換。此外,F-16的飛行前內置測試並未在起飛前發現任何陀螺儀故障。

圖源:CNA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新加坡空軍已經制定了額外的預防性維護程序,包括定期拆卸和測試F-16的陀螺儀組件,以便更早發現潛在的退化跡象,並在問題惡化之前及時更換。
在5月21日恢復F-16飛行之前,新加坡空軍對每架F-16飛機的飛行控制陀螺儀進行了徹底的檢查和清理。新加坡國防部強調,儘管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且是自1974年F-16首飛以來首次報告的此類故障,但他們仍對F-16保衛新加坡領空的能力充滿信心。
F-16墜機率並不高
回顧過往,最近一次F-16戰機墜毀的悲劇發生在20年前的2004年5月。當時,一架屬於新加坡空軍(RSAF)的F-16C戰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夜間訓練任務時不幸墜落,導致一名年僅25歲的新加坡飛行員不幸遇難。
經過深入調查,結果顯示這起墜機事件很可能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具體來說,飛行員可能在飛行過程中經歷了重力引起的意識喪失或空間迷失現象,這導致他無法將飛機從倒置狀態中恢復正常。

圖源:FACEBOOK
儘管新加坡空軍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但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對於本次發生的墜機事件仍然表示了深深的失望,他強調新加坡空軍始終致力於實現零墜機的目標,並表示將吸取本次事故的教訓,避免今後出現類似的事件。
隨著F-16機隊的逐步老化,新加坡已經宣布將購買8架F-35A噴氣式飛機,以增加此前訂購的12架F-35B型噴氣式飛機。這一舉措標誌著新加坡空軍將逐步過渡到新一代的F-35系列戰鬥機,開啟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