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陸海之約· 青春與城市2024亞洲青年對話會活動」活動圓滿舉行。活動以「青年創新創業 (Driving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為主題,邀請中國、新加坡和巴基斯坦的青年展開視頻對話,討論和分享創業創新的機遇與挑戰,鼓勵青年展示創業計劃和創新思路,共同探索發展方向。

新加坡會場(圖/新加坡眼)
西部國際傳播中心副主任兼總編輯陳冬艷在開幕致辭中指出,這是繼2023年中歐青年對話會後,第二次舉行中外青年對話會。她說「今天,我們邀請三國的青年學者和學生進行對話,在亞洲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探討青年的創新創業,希望搭建青年對話交流的渠道,讓對話青年成為朋友、增強交流。」
亞洲經濟迅猛發展為青年就業和創業帶來機遇
亞洲經濟迅猛發展為青年就業和創業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章燕婷首先分享了「面向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新概念,從「綠色轉型」、「新三樣」產業和數字創新三個方面展開講述其中包含的創新潛力。

新加坡會場(圖/新加坡眼)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劉真偉對「新三樣」產業進行補充,他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在表現突出,在2023年,三類產品總出口額達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9.9%。他表示,「為支持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各部門先後推出70餘項政策措施,這也為我們青年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和平台。」
新加坡國立大學AI碩士施滄源(Steven Shi)認為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領域有許多應用空間,例如盡職調查、信息提取和監管披露分類等,能夠極大提高處理大量金融文件的效率和準確性。「這些技術進步為我們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可以將最新的技術帶入金融領域,並成為我們發展的一個利基市場。」

新加坡國立大學AI碩士施滄源代表發言 (圖/西部國際傳播中心)
此外,巴基斯坦發展經濟研究所助理所長Saddam Hussein結合巴基斯坦的創業環境,指出巴基斯坦創新創業生態正在興起,政府提供孵化器、聯合辦公空間等支持政策,持續推動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金融科技、農業食品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發展。
國家政策助力青年創新創業
創業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此各國家政府會出台相關措施來鼓勵創業。新加坡的國際化特性使其成為東西方企業兼容的平台,南洋藝術學院的支維森(Wilson)指出,「在新加坡,儘管青年創業者面臨資金緊張、激烈市場競爭和高試錯成本的挑戰,但一旦成功,他們可以在亞太地區乃至中國和西方市場取得突破。」

新加坡會場(圖/新加坡眼)
巴基斯坦Aiwa City 5G營銷總監兼項目總監Ali Zaki,介紹了巴基斯坦政府在教育、就業和創業方面提供的多項支持措施。來自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白子軒強調了中國政府為鼓勵創新創業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資金支持、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新集群、大學項目支持。2023年,中國額外減稅降費1.8萬億元,並啟動了專項資金支持創新創業項目,目前重慶已有256個項目獲得資助。重慶郵電大學研究生凱樂(Rahman Sagedu)介紹了孟加拉國政府提供的政策,通過「數字孟加拉2021」支持技術創新。在2020年,孟加拉國政府分配了17億美元用於中小企業發展。
隨後來自葉門的青年Ashraf Aljarmouzi現場分享了他的創業故事。他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商業機會,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建築和道路材料的進出口公司,發展海外客戶。
國際合作推動創新發展
國際合作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會給青年創新創業帶來哪些新機遇?巴基斯坦傳播學專家Waqas Ashfaq Qureshi指出,巴基斯坦約有800萬女性從事家庭手工工作,由於缺乏與市場的直接聯繫,她們的收入常常被中間商壓榨。而通過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可以顯著改善農村女性創業者的處境。

巴基斯坦傳播學專家Waqas Ashfaq Qureshi代表發言(圖/西部國際傳播中心)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張嘯寅指出,自2023年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已成為趨勢,青年出國工作的熱情也隨之高漲。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選擇投身於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他建議青年應積極學習外語,培養跨文化工作能力,迎接國際機遇。
重慶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魏郁潼補充道,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城市,正在建設創新創業園區,提供免費孵化器和初創期稅收減免等政策。她認為通過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政府可以創建平台,讓青年從全球學習和借鑑最佳實踐,組織國際創新創業競賽和交流,為年輕人提供展示想法的全球舞台。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在讀博士林曉強也同意掌握人工智慧(AI)知識在當前就業、創業和創新中至關重要。他建議在政府層面,出台政策鼓勵大學設計更多短期AI教育課程,不同國家應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創新發展。

重慶的青年學生代表在討論環節中回答了來自新加坡青年的問題(圖/西部國際傳播中心)
最後,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青年們相互提問,展開熱烈探討。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歐玲總結道,「我對這次活動中各國青年展示的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問答環節中,大家展示出了對經濟趨勢和新興行業的深刻理解。人工智慧、數字經濟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等話題得到了廣泛討論,這些領域因全球趨勢和社會需求而充滿機遇。」
本次對話由西部國際傳播中心和陸海國際傳播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巴基斯坦媒體服務公司、新加坡眼協辦。主會場設置在重慶大學交叉創新中心,新加坡莎頓學院、伊斯蘭瑪巴德設置分會場。來自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伊斯蘭瑪巴德 COMSATS 大學、拉瓦爾品第基金會大學、伊斯蘭瑪巴德國際伊斯蘭大學、巴海里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等9所大學的青年學者、學生40餘人線上線下齊聚,圍繞新興經濟體的青年們創業創新目前存在的機遇與挑戰、當前關注的熱點和創業方向、政府層面措施以及不同國家之間存在的合作機會進行了近三小時的討論和分享。對話會全程進行海外直播,西部國際傳播中心的Bridging News陸海財經客戶端、新加坡眼、iChongqing和巴基斯坦日報網站及推特、臉書等平台同步進行。
HQ丨編審
西部國際傳播中心丨來源
西部國際傳播中心、新加坡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