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二季度勞動市場報告:EP和SP獲批人數下降,申請要趁早

2024年09月24日   •   3762次閱讀

新加坡發布二季度市場報告,數據顯示,EP和S Pass獲批人數下降。成名要趁早,申請准證更要趁早。

一、2024年二季度市場報告

9月17日,新加坡人力部(MOM)發表2024年第二季《勞動市場報告》,並首次公布外資企業聘請本地雇員的相關數據。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1、外資企業在本地僱傭情況

在新加坡本地運營的企業中,外資企業占約兩成,它們雇用了近三分之一的居民雇員。

許多外資企業提供高薪工作機會,在月入超過12500新幣的高收入居民中,約六成受僱於這些企業。

本地所有企業中:外資企業占20%

外資企業僱傭:居民僱傭約占30%

月逾12500元新幣居民中:在外資企業工作占比60%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強調,新加坡必須繼續對外資保持開放態度,讓外來人力與本地勞動力形成互補。新加坡也將持續為國人創造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就業人口連續11季上升

數據顯示,不包括外籍幫傭在內,今年6月總就業人口達3714700人,就業人口連續11個季度增加,其中居民雇員人數為2464400人。

今年第二季度的總就業人口環比增加11300人,這比今年第一季度的4700人,高出6600人,增幅超過1倍。

其中,2024年6月:

就業總人口:3714700人

居民:2464400人

非居民:1250300人

註:就業人口數據不包括外籍幫傭。居民包括公民及永久居民;非居民為持各類工作證件外籍人士。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3、EP和S Pass獲批人數下降

今年上半年,面向白領和准專業人士的EP和S Pass持有者人數雙雙減少。

截至今年6月,EP持有者達202400人,S Pass持有者則有176400人,分別較去年12月減少3000人和2100人。

原因可能有:新加坡近年逐步調整多項外籍人力政策,包括對EP的申請落實計分制、調高S Pass的薪金門檻,以及收緊建築、海事和加工業的客工政策等。

EP持有者通常從事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等白領工作,S Pass則適用於准專業人士和技師。

陳詩龍說,自去年9月實施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後,企業仍在適應政策變化,但MOM觀察到,EP持有者的素質已有提高。

二、哪些職業更走俏?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在Facebook貼文說,勞動力市場走勢穩定且向好,失業率保持在低位,料短期內不會出現任何衝擊。

今年6月,有81200個職位空缺待填補,職缺比例增至1.67,等於每名求職者有超過一份工作可選擇,反映勞動市場仍處於求過於供的情況。

增長型領域,如:資訊通信、專業服務及金融與保險服務業,生產力及薪酬較高的職缺,占整體超過五分之一。如果您有計劃申請新加坡的工作類型准證,可以嘗試申請這幾個職業。

三、EP和S Pass申請傳送門

1、EP申請條件

申請人持有一家新加坡公司;

申請人在持有的新加坡公司內擔任董事/股東/高級管理層;

加分項:

新加坡公司已招聘本地員工並且繳納公積金;

新加坡公司有本地辦公室;

本科以上學歷;

申請人有5年以上管理工作經驗。

2、S Pass申請條件

僱主:在新加坡找到一份工作,有僱主為您提供Offer;

薪資:月薪至少達到3150新幣,金融行業至少達到3500新幣;而且,年齡和職業不同,薪資要求也不一樣;

學歷:申請人要求全日制本科學歷;

年齡:要求申請者一般不能小於23歲;

工作經驗:需要申請者最高學歷畢業後,有3年以上的全職工作經驗;

配額要求(quota):僱主需要S Pass配額,簡單來說就是新加坡公民/PR,和外國員工在公司內的比例。僱傭新加坡公民或PR員工人數越多,那麼可以申請到外國S Pass的相應人數就越多。

……

機會之所以是機會,是因為只有一次。因此,如果有這方面的計劃,請儘早啟動。

註:資料來源新加坡MOM,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