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2月13日),新加坡統計局發布了《2024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2024年新加坡居民住戶的收入達到11297新元,個人月入中位數為3615新元。
更讓人驚喜的是,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也下降了,還創下歷史新高,似乎預示著收入差距正在縮小。

雖然工資漲了 但物價也在飛漲
報告顯示,2024年新加坡居民住戶的人均月收入名義增長率為3.9%。
儘管名義收入有所增加,但高通貨膨脹率抵消了部分漲幅。2024年,新加坡的整體通貨膨脹率為4.8%,核心通脹率為4.2%。在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後,實際增長率為1.4%。
這意味著,雖然工資漲了,但物價也在飛漲,實際購買力的提升並不如表面數據那麼亮眼。
給人的感覺就是:

基尼係數下降 貧富差距縮小了嗎?
報告顯示,收入最高的1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月收入實際增長都達到了3.2%。看似差距縮小,但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基數遠高於低收入群體,因此貧富差距的絕對值可能仍在擴大。
舉個例子:
假設高收入家庭A月收入為10萬新元,低收入家庭B月收入為2000新元。
兩者收入都增長3.2%,A家庭月收入增加3200新元,B家庭僅增加64新元。
差距從9.8萬新元擴大到10.1萬新元!
但在報告中,衡量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指標基尼係數,在2024年從0.433下降至0.364,這個數值越低代表收入分配越平等,創下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新低。這一改善主要得益於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發錢」措施。

去年的政府援助
最高的發了16805新元
為了縮小收入差距,新加坡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
政府通過現金補貼、消費券等形式,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直接的經濟支持。
包括沒有就業人員的家庭在內的居民家庭平均每名家庭成員從政府計劃中獲得7825新元,比2023年高。
而居住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組屋的住戶獲得援助高達16805新元,比其他家庭所獲得的援助多一倍。這些支持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縮小了收入差距。
政府通過調整稅收政策,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稅收負擔。同時加大對技能培訓的投入,幫助低收入群體提升技能,增加就業機會。
2024年新加坡居民月收入的增長和基尼係數的下降,顯示出政府在縮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貨膨脹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政府需要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通脹水平,確保居民的實際收入能夠持續增長。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統計局丨來源
新加坡統計局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