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遷到新址的家事司法法院正式啟用,原本分布在兩個地點的家事司法工作今後將集合到同一地點,並且設有許多專屬空間,為公眾提供更大便利,也更具包容性。
大法官梅達順和家事司法法院首席法官鄭慧慧帶領家事法院法官,從舊法院步行到新址,也就是翻新後的舊國家法院「八角形」建築,象徵家事法院正式搬遷。
新地點擁有許多專屬設施,例如:治療式司法程序的特定空間,以更好地協助家庭和律師等共同為家事糾紛尋求及時並持久的解決法案。
這裡也為需要參與線上審訊,卻沒有電子通訊器材的公眾提供電腦和房間,並為孩童、受情緒困擾的成人和弱勢證人提供專屬空間,讓他們能在裡頭平撫情緒。

大法官梅達順和家事司法法院首席法官鄭慧慧帶領家事法院法官,舉行象徵搬遷的儀式。(圖:陸佳麗)

大法官梅達順和家事司法法院首席法官鄭慧慧帶領家事法院法官,舉行象徵搬遷的儀式。(圖:陸佳麗)
房間裡放置了白噪音儀、解壓球、棉被等,讓有家事問題的家庭成員和青年有更適宜的環境,整理思緒。法院也有兩個專為兒童而設的房間,以門和單面鏡隔開,讓輔導員等能在不干擾的情況下觀察和了解孩童的內心世界。
此外,法院庭數和內庭都增加超過一倍,分別有25個和52個,可處理更多案件。
當中包括曾經審理中國籍前導遊楊寅失信案、城市豐收教會失信案等多起重大案件的舊國家法院七樓的「壹號」法庭。法庭被重新命名為「歷史法庭」(Heritage Court),今後將用來審理高庭的家事案件。
庭內保留了原有的木製牆面、被告欄、觀眾席等,並採用其他舊庭室約500平方米的木板。這也是所有庭室中最大的一個,占地220平方米。
除此之外,法院中庭保留了舊國家法院中庭內71平方尺的大理石地磚,並在牆上掛上了八幅感化院青年繪製的油畫。
法院裡的青年法庭則採用可移動的桌椅設計,提高運作的靈活性和效率。
新的家事法院也設有更多無障礙設施,方便視障人士和輪椅使用者。
家事司法法院將在明年下半年正式舉行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