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比喻,新加坡人如今身在「伊甸園」中,一旦離開了園子,就再也回不來了。
新加坡當年被迫獨立,必須自立。李顯龍說,那是一次不可磨滅的經歷,他認為,這堅定了那一代新加坡人的信念,使他們非常認真地對待生活,並決心取得成功。
「另一個幸運因素是,原本擁有13個席位的左派反對黨社會主義陣線,在1965年宣稱這是假獨立、新加坡不是真正的國家,因此全體抵制國會。人民行動黨因此得以擴大,後來贏得所有議席,並在接下來的十五六年里處於絕對控制的地位,因此可專注於發展、增長、國家建設、領導建設、帶領國家前進,不為政治所擾。」
李顯龍周四(10月5日)在「亞洲前瞻峰會2023」的閉幕對話上,在回答提問時,提出上述看法。有關提問是,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當年如何在嚴峻的國際情勢中推動新加坡成為善治國家,以及他的思想對於當前情勢是否有借鏡意義。
今年是李光耀百歲冥誕。李顯龍透露,李光耀生前曾說過,新加坡能發展成這樣是好事,但他不確定他是否想再重來一次,因為第二次未必會那麼幸運。
他說,新加坡被迫獨立後,一路走來有許多幸運時刻得以有現今的良性循環,即人民信任政府,政府也憑藉信任繼續取得更多成果。新加坡至今延續這一點,即人民對國家須要做的事有高度共識。
「我們幸運地建立起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維持了公共服務和政治的高標準,以及廉潔的體制。因此,我們進入了良性循環。你展示了成績,人們信任你。信任至關重要,可以讓你帶來更多成績。你仍須贏得選舉,因此必須腳踏實地,確保有所表現,並且不能耀虎揚威。你是為服務人民而來。」
李顯龍比喻,新加坡人如今身在「伊甸園」中,一旦離開了園子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們的工作是努力讓人們理解這一點,並一同合作讓這個狀態儘可能長遠維持下去。」
他說,當我們問「李光耀會怎麼做」的時候,不表示我們應重複他以前的做法,而是要思考:面對當今的形勢,懷著與李光耀相同的理念、目標和推動新加坡成功的決心,怎麼樣才是最好的做法?
「很可惜,李先生(李光耀)無法給出答案。必須由我們想出答案,由我們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