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3)》顯示,新加坡連續10年被評選為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國際航運中心。
新加坡以完善的海港基礎設施,提供一系列海事服務,充滿活力的業界生態系統等有利發展的因素,以及良好的政府的政策擊敗其他港口,順利蟬聯榜首的位置。

這項發展指數的評估範圍包括:貨物吞吐量、橋吊數量、貨櫃停泊位長度和港口吃水深度;從事船舶經紀、管理、融資、相關保險及法律,以及船體保險保費等專業海事支持業務的企業數量;一般商業環境因素,例如關稅、政府電子服務便捷程度和物流表現。

新加坡之所以能連續10年位居榜首,主要是憑藉其高度成熟的全球性航運生態系統、健全的管理體系、便利的營商環境,以及位於戰略要地的大型港口。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局長柯麗芬 (Quah Ley Hoon) 表示:
「新加坡能夠連續九年蟬聯榜首,我們倍感榮幸。它是新加坡海事工會與合作夥伴、行業參與者三方良好合作關係的有力證明。疫情期間,我們注意到航運業的全球性,以及在船員變動等全球性挑戰之下密切合作的需要。在整個行業的努力下,航運業的韌性和應對未來的能力不斷增強,而我們也將繼續深化與世界各地同行的合作,進一步推動行業轉型,尤其是在脫碳、數字化和人才發展等領域。」
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說,勞資政三方強力合作,讓新加坡繼續保持在領先位置。感謝各相關領域和工會在冠病下展現的韌性,並表示會繼續創新及一同成長,把新加坡海事業帶到新高峰。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新聞網,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