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會由(左起)李佩芬主持,民俗學家董農政、莊光棟(維義)道長和釋有維法師為公眾解迷思。(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有公眾擔心大家使用同個指定焚燒爐,「亡靈可能分不清自家人而收不到金銀紙」,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指出,只要祭拜時有念力加持,不論在哪裡焚燒,亡靈都能「收到」。
還不到一周就是農曆七月初一(8月4日),不少華人會焚燒金銀紙,並擺出各類祭品供往生的家人或「好兄弟」享用,以此祈福。
為減少焚燒冥紙和祭祀儀式引發的環境衛生問題,新加坡當地的幾個民間團體、私人企業和政府機構,在2022年7月聯合成立了「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以加強公眾環保意識、規範化焚燒冥紙的習俗。
行動聯盟前晚在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舉辦交流會,提醒公眾祭拜時應心存環保,體諒鄰里。除了要適量焚燒金銀紙,也鼓勵公眾前往廟宇參加集體祭祀。
除了同參與的約100名公眾探討焚燒冥紙的規範做法,也為他們解答對農曆七月祭祀儀式的迷思。
當中有公眾因為擔心如果大家在同一個地方燒金銀紙,往生者分不出哪些是家人燒給他們的,可能「收不到」,所以不想使用市鎮會指定的焚燒桶。

行動聯盟推出名為《有心就好》的音樂視頻,「歌台一姐」劉玲玲是女主角。(新明日報圖)
在廟宇集體祭祀更有效
此外,當地的社區事務署也不斷接到居民投訴,指鄰居在組屋單位外的走廊上焚燒金銀紙,氣味刺鼻。
對此,新加坡全真教化協會會長兼經懺導師莊光棟(惟義)道長和地藏林主持釋有維法師解釋說,祭祀時最重要的是念力,只要腦海中思念著祭祀的亡靈,那麼不論是在指定地點還是廟宇焚燒冥紙,都不用擔心對方「收不到」。
獅城民俗學家董農政補充說,到廟宇中參加集體祭祀的法事是一直存在的習俗,而且更有效果。這是因為廟宇里的神靈高功大德,能為祈福祭祀者的念力加持,更不用擔心亡靈會「收不到」供品。
劉玲玲福建話說唱 鼓勵祭拜心存環保
新加坡的「歌台一姐」劉玲玲用福建話說唱,鼓勵公眾祭拜時心存環保。
行動聯盟推出名為《有心就好》的音樂視頻,「歌台一姐」劉玲玲在當中扮演阿嬤,內容是她在照看孫兒時,有鄰居在組屋走廊焚燒金銀紙,飛進屋的灰燼和刺鼻氣味而前去規勸對方,到指定焚燒桶燒冥紙。
音樂融合現代活潑的編曲和舞蹈,服裝顏色鮮艷奪目的劉玲玲以福建話和華語交替,通過唱歌和說唱的形式,告訴年長者等觀眾焚燒冥紙祭拜時不要僅圖方便,而是要為左鄰右舍著想。公眾可在YouTube平台上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