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公園局(NParks)完成了三種新加坡獨有淡水蟹的異地(ex-situ)保育工作,包括約氏小溪蟹(Johnson’s Freshwater Crab)、新加坡溪蟹(Singapore Freshwater Crab)和沼澤森林蟹(Swamp Forest Crab)。
尚達曼總統出席了今天(25日)舉行的第13屆生物多元節,並宣布了本地特有淡水蟹的保育成果。該活動旨在提高公眾的自然保育意識,並鼓勵社區共同參與保育工作。
成功復育約氏小溪蟹
約氏小溪蟹是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和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的易危物種。公園局在2023年通過人工飼養,繁育了300多隻約氏小溪蟹,並將超過一半的幼蟹放生,旨在增強其野生種群數量。
其他則繼續有人工飼養,以保障它們的數量,同時繁殖下一代幼蟹。
公園局在文告中說,目前已完成這三種本地獨有淡水蟹的異地保護工作,並已培育了大約1900隻幼蟹。

除了約氏小溪蟹,公園局也繁育了新加坡溪蟹。(圖:Daniel Ng)

除了約氏小溪蟹,公園局也繁育了沼澤森林蟹。(圖:Daniel Ng)
同時進行植物保育工作
除了淡水蟹,公園局也積極促進本地瀕危植物物種的保育工作。在2022年才發現的Mucuna biplicata,已被公園局成功繁殖並重新引入其原生棲息地。其他受保育的植物包括Mengkudu Laut、Selembat、Paku Raja和Donella lanceolata。
另外,當局也已完成修訂第三版指導方針,讓開發商等在環境評估時了解保育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