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著本地最後一個甘榜 她是最「佛心」包租婆

之前的租金有3元跟5元,到後來70年代起租金之後,就變成最便宜6.50元,最貴就是30元。你去全世界找都沒有這樣便宜的,一間屋子大大間才幾塊錢。
小時候,她是村長的女兒,也是村民們視如己出的「女兒」;她在羅弄萬國村住了將近70年,守護著新加坡這個現代化大都市僅存的最後一個甘榜,成了新一代村民們的「家長」,也是他們最「佛心」的包租婆。
對70歲的孫梅鳳來說,溫馨又熱鬧的甘榜生活似乎未曾改變,就像6.50元的最低月租已經保持了50年一樣。
藥材商孫朝坤在1956年買下後港榜鵝河畔的一片土地安家落戶,也把地出租給其他人蓋房子,漸漸形成了羅弄萬國村。
羅弄萬國村占地面積一度有2萬1000多平方米,30多年前因被政府徵用修建道路,縮減到1萬2000平方米左右,約合一個半足球場大小。
孫朝坤去世後,他的四個子女繼承了這片土地,長子、次子和長女先後搬走,留下老么孫梅鳳和她的大侄女依然住在這裡。
租金最高30元
從父親手中接過管理之責的現任村長孫梅鳳告訴《8視界新聞網》,這裡居民最多的時候有30多戶人家,目前還有26戶,華人和馬來人各占一半。
「最久的鄰居從一開始就住在這裡,住得時間最短的也有十多年了。」
租戶們根據個人喜好給屋頂和外牆塗上五彩斑斕的油漆,形成了一片亮麗的風景。孫梅鳳喜聞樂見,並不干涉。
雖然電子支付大行其道,但孫梅鳳每個月仍向租戶收取現金。她說,她繼承了父親的樂善好施和體諒鄰居,50年來租金維持不變,偶爾有人遲交,她也不放在心上。
「之前(每個月)的租金有3元跟5元,到後來70年代起租金之後,就變成最便宜6.50元,最貴就是30元。你去全世界找都沒有這樣便宜的,一間屋子大大間才幾塊錢。」

孫梅鳳,(圖:董勵萱)
從「女兒」到「家長」
孫梅鳳三歲起就在羅弄萬國村生活,一些鄰居心疼她年幼喪母,經常對她噓寒問暖,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般。
「我在這個村(里)跑來跑去,有的馬來人他們很疼我,他們有炸魚炸什麼,看到我可憐(就說)『孩子,你過來,我拿那個魚給你吃』。到現在我還記得,他們對我好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對於較晚搬來的租戶而言,孫梅鳳則是個操心的「家長」,幾十年如一日地幫他們處理日常瑣事。
長年累月與馬來租戶們打交道,也讓孫梅鳳練出了一口流利的馬來語,甚至有很多人因此誤以為她是馬來人,讓她哭笑不得。
在拍攝過程中,孫梅鳳手腳不曾停下,一會兒為新來的抄表員指出每家的電錶位置,一會兒又從垃圾箱回收塑料筐。
還有不付租金的特殊「村民」
孫梅鳳也會幫租戶清理溝渠,並用竹竿給怕蛇或不在家的租戶趕走蟒蛇和眼鏡蛇。
她的趕蛇技巧師承父親。「從小就這樣長大。如果你怕蛇就糟糕,你不用住甘榜了。有時候如果蛇在家裡面,就自己抓。(蛇)都是半夜(出沒)的,所以你不能睡覺。」
她不怕蛇,但是這裡有些特殊的「村民」可不得不怕,那就是被棄養的雞隻。
「很多(雞隻)很漂亮,差不多20多隻,人家丟在這裡,(後來)全部給蛇吃光光。」
孫梅鳳經常會用竹竿趕走蟒蛇,以便僅存的雞隻逃命,一些村民和遊客也會偷偷喂食它們。

孫梅鳳展示鄰居提供的免費瓶裝水。(圖:董勵萱)
土地徵用成隱憂 盼能住到生命終結
羅弄萬國村如今只是26戶村民的家,但平日也會有公眾和遊客到訪。孫梅鳳不認為日常生活被打擾,反而覺得很熱鬧,她還會當起「義務導遊」,向訪客介紹這裡的歷史和故事。
還有好心的租戶會在家門口的信箱裡放滿瓶裝水,讓口渴的遊客自取飲用,一些遊客會留下零錢,讓她覺得非常溫馨和暖心。
在羅弄萬國村度過了大半輩子的孫梅鳳,如今面對著土地徵用的隱憂。她希望,能繼續這樣的生活,直到生命終結。
「爸爸(生前)已經安排好了。如果要賣地的時候,就(必須)四個(兄弟姐妹)一起簽(名),沒有四個人簽就不能夠賣,一個人反對就不能夠賣。如果萬一我走了,我那一份他們三個人分。除非說政府真的要徵用這塊地,我就沒有辦法。如果不徵用,我就住下去,直到我老了死了,我就(把地)給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