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0個飲食攤位
已加入統一電子付款計劃
截至目前,新加坡已有22家咖啡店、10個小販中心和12個工業區餐廳,也就是超過500個飲食攤位,已加入統一電子付款計劃。為期六個月試驗顯示,有了電子付款,每個攤位的每月平均交易增加近三成。
掃描SGQR碼,食客就能使用移動卡、手機付款應用或信用卡,在小型飲食攤位進行多達23種電子交易。

新加坡政府去年9月將統一電子支付方案的招標書發給NETS星網電子付款後,於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底展開測試。結果顯示,自從加入計劃,每個攤位的電子交易總額,每月平均增加四成。總交易量近八成是通過SGQR進行。每項交易平均為6元。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表示,反應令人鼓舞,並計劃擴大平台提供的電子交易方式,包括10月以後,讓食客也能利用大來卡(Diners Club)和Razer Pay進行交易。NETS則會繼續提供一對一指導,解答攤販的疑慮。
這是新加坡邁向智慧國的其中一項計劃。預計將如期在2020年9月底以前,達成200家咖啡店、25個小販中心和20個工業區餐廳加入計劃的目標。
半年達成兩成目標

宏茂橋4道第628座小販中心是新加坡本地第一個採用統一電子付款系統的小販中心。52個攤位中,已有34個加入計劃。
一名商家表示:「如果說外國的旅客來,如果方便他們用QR碼的話,這樣我們也是可以做得到生意。」
另一名商家表示:「還沒有申請。因為這很麻煩,要打現錢進去應用,用現錢收了他們拿了就走了,比較快一點。」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透露,自計劃在去年12月推出後,每個攤販的電子交易總值每月平均增長四成。每月交易次數也增加三成。每次平均交易額則是大約6元。
一名用戶表示:「一樣啦,就是說搭車什麼都習慣了用電子收費,方便嘛,以後電子化了什麼都是要用的。」
另一名用戶表示:「那個程序不知道怎麼用,所以用現金還是比較多。」

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統一電子付款系統是邁向智慧國的重要一步。雖然起步較慢,但相信將來會吸引更多國人採用。他說:「其實科技我們一向來已經有了。今天最大的進步就是因為他們把收費調到最低,所以對這些小販中心來說更有吸引力。以前他們可能有一種恐懼感,以前也可能是因為那個收費比較高,所以滲透率就可能沒有那麼快。」
目前全島500個攤位已經加入統一電子付款計劃。企發局預計將如期地在2020年9月底以前,達成至少2300個攤位加入計劃的目標。在這段期間,參與廠商將推出更多促銷優惠吸引食客在這些鄰里飲食場所使用電子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