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落戶新加坡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超過800家。迄今為止,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谷歌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英國戴森公司創始人James Dyson、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香港富豪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等,都在新加坡紛紛開設家族辦公室。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早在2004年推行了「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該計劃里的家族辦公室方案,便是鼓勵外國申請人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通過審核後即可申請移民。在2020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也將實施多年的家族辦公室制度更進一步的深化,尤其是擴大免稅的涵蓋範圍,幷將現行的免稅政策繼續延長到2024年。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項目同時也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一個面對高資產凈值人士的移民項目。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架構就是主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由自己或家庭成員一起成立的兩家公司,一家是基金公司,持有家族擁有的各類資產,另一家是基金管理公司,該公司向基金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服務。

基金公司可申請適用新加坡《1947年所得稅法案》中的稅收豁免計劃,即13O計劃和13U計劃,而基金管理公司基於管理家族財富的需要,可聘請家族成員及當地專業申請人士作為投資經理,申請人可作為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符合條件的家族成員可作為投資經理申請新加坡工作準證(EP)並前往新加坡進行投資管理工作。同時,EP持有人的家族成員,包括配偶、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及父母可通過申請家屬准證(DP)或長期探訪簽證(LTVP)的方式獲取新加坡簽證。
2022年4月11日,新加坡金管局宣布了由家族辦公室直接管理的資金符合第13O條和第13U條稅收豁免計劃的更新條款。新規下,投資門檻提高,13O計劃下基金的最低資產管理規模為1000萬新幣,並且要在兩年內增加到2000萬新幣。新規已於4月18日生效。

根據每個家族的需求,家族辦公室的基金結構可從簡單的投資控股結構到包含多個信託、個人受益人的次級信託、私人信託公司(PTC)、多個基金和複雜資產類別的綜合結構。在最簡單的結構中,家族成員直接持有家族辦公室和基金。由主申請人設立兩家新加坡公司,一間公司持有資產;一間是資產管理公司(家族辦公室)管理另一間公司持有資產。

在此結構下,如果基金公司和家族辦公室直接由家族成員或親屬直接持股,家族辦公室需要向新加坡金管局申請特定的牌照豁免。如果從個人或企業的角度來說,鞏固所有權不必要時,可以選擇此種結構。

這是由私人家族信託(PTC)持有家族辦公室中最常見的結構。在此結構下,由於家族辦公室和基金公司被控股公司所擁有而均為關聯公司,因此家族辦公室可依賴《證券與期貨法》中現有的條款獲得牌照豁免。對於尋求財產繼承和財富規劃解決方案的家族來說,優選這種結構。家族信託可用此結構來確保繼承過程順利,並保護受益人的權益。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13O/13U計劃,是基金公司申請適用新加坡《1947年所得稅法案》中的稅收豁免計劃。基金管理公司基於管理家族財富的需要,可聘請家族成員及當地專業投資人士作為投資經理,申請人可作為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符合條件的家族成員可作為投資經理進而可申請新加坡工作準證(EP)並前往新加坡進行投資管理工作。2022年4月11日,新加坡金管局(MAS)正式發布了新加坡13O/13U家族辦公室計劃的申請要求的新政策。


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可以作為全球資產配置的起點,可通過的合理的規劃安排實現家族目標,管理家族財富,助力家業傳承。

新加坡具有完善的金融體系,無外匯管制,國際政治立場中立和獨立。同時新加坡是領先的金融服務樞紐,開設多條國際直航航線,與世界各地的投資熱點和時尚之都緊密聯繫,並且是進入亞太地區的門戶。新加坡經濟向來以開放和良好監管著稱,充滿活力的銀行家、受託人和顧問生態系統隨時準備提供優質服務。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 均採取利商的態度,相關措施行之有效。新加坡一直以來以低稅聞名,是公認的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無資本利得稅、遺產稅等,公司所有稅僅17%,個人所得稅最高僅22%。

資金可完全自主管理,自由進行投資組合,確保資金安全可控,收益可免稅。若申請人沒有經歷打理資產,可委託新加坡私人銀行或專業資管機構進行投資。新加坡商業環境極佳,在新加坡投資能夠更好確保資金的安全。

設立家族辦公室的申請人可以通過申請工作準證(EP),獲得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規劃CRS,申請人還可以為配偶和21周歲以下的子女申請家屬簽證。申請人在獲得工作簽證後,可自由選擇轉換永久居民身份或申請新加坡護照,持新加坡護照可以免簽192個目的地,可自由通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眾多國家,並且新加坡公民可以免簽證進入中國大陸。對於商業人士來說,這種免簽的身份優勢能夠極大地節省時間,全球出行都非常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