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1世紀初的新加坡首富,名副其實的跨國大富豪,6年開了108家銀行,生前最喜歡吃豬腳
他是新加坡首富,還是馬來西亞最大銀行創始人,商業帝國遍及全球,設立遺產基金會為世界慈善事業努力。
他就是今天的新人物:邱德拔!

日前,福布斯發布新加坡50大富豪排行榜,邁瑞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西廷再次蟬聯第一,高居新加坡首富。
在新冠疫情的時代,李西廷扶搖直上。而在21世紀初,新加坡的首富卻另有其人,同樣是祖籍中國的邱德拔。
他是新加坡首富、馬來西亞最大銀行的創始人,渣打銀行最大的個人股東,房地產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名副其實的跨國大富豪。
關於他的故事,還要從「富二代」說起。

出生於銀行世家
16歲起就進入父親參與創建的銀行上班
上個世紀初,邱德拔出生於銀行世家。他的父親,就是馬來西亞知名的米商,除了經營大米生意外,他還經營著土地生意,並持有多家銀行的股份。
耳濡目染下,「富二代」邱德拔對銀行有了極大的興趣。
1933年,16歲的邱德拔從新加坡聖約瑟書院畢業後,就進入了父親參與創辦的華僑銀行工作。
華僑銀行,由陳嘉庚的女婿、新加坡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李光前將多家銀行合併而成,現今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舉足輕重的大銀行。
當時的邱德拔,只是一名小小的文員,但誰也沒料到,他會創造一個不遜色於華僑銀行的企業,生意遍及東南亞。

華僑銀行
無法進入董事部怒而離職
第二年花$300萬開辦馬來亞銀行
成為大馬最大和知名度最廣的銀行
邱德拔勤勤懇懇在華僑銀行乾了26年,從小職員一步步走到華僑銀行的領導層,成為銀行副總理。
1959年,邱德拔得知自己無法進入董事部後,斷然離職,謀求更好的發展。
在銀行乾了20多年,邱德拔不說對銀行上上下下了如指掌,也是有著自己的了解。他離職後的第一個心思就是創建一家屬於自己的銀行。
給人打工,哪有自己創業給自己打工爽!
離開華僑銀行第二年,邱德拔就和幾個人合夥出資1000萬令吉(約合300萬新元),在吉隆坡開辦了馬來亞銀行。
6年後,馬來亞銀行就已經聞名馬來西亞,開設有108家分行,打破了外資銀行壟斷的局面。現在,它已經是馬來西亞最大和知名度最高的銀行。

聯手商業夥伴收購渣打銀行股份
成為渣打銀行的最大個人股東
1986年,對於邱德拔來說,是最難忘的一年。
這一年,英國的勞埃德銀行欲收購渣打銀行,最後被邱德拔與香港的已故船王包玉剛、澳洲商人羅伯特聯手以13億英鎊的價格擊退,3人成功買入渣打銀行37%的股份。
邱德拔也因此成為渣打銀行的最大股東,更因為這件事被英國授予爵士頭銜。
但也同樣是在這一年,他的長子在汶萊被捕,被人控告利用股份持有人的身份在銀行騙取超過10億元巨款……
悲喜交加。

名揚新馬
還是酒店業巨子
馬來亞銀行發展迅速,離不開邱德拔精準的投資眼光。他總是能夠憑藉直覺,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瞅準時機高速發展。
曾經在一次採訪中,邱德拔透露,「當沒有人要進場的時候,就是出手買它(指股票)個幾百萬的時候了。」
邱德拔在發展馬來西亞銀行業時,還出資收購了良木園酒店、馬來西亞大酒店、明閣酒店、城市和城西及中央等產業,並將其發展成為馳名東南亞的酒店產業。
他在新加坡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良木園集團、中央產業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酒店有限公司,良木園集團就是新加坡知名的良木園酒店的母公司。

2002年,《福布斯》雜誌發布富豪排行榜,邱德拔以約26億美元(37億新加坡元)位列新加坡首富,在全亞洲億萬富翁之中名列第十八。
2004年2月21日傍晚,邱德拔老先生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享年86歲。

喜歡吃肥豬肉,生前設立遺產基金會做慈善
邱德拔和其他新加坡人一樣,都喜歡吃。他最喜歡的非肥豬肉莫屬。據照顧他飲食多年的酒店職員說,邱德拔最喜歡吃豬腳、乳豬和三層肉。
每個周末邱德拔都會和家人一起聚餐。21日中午,邱德拔還和家人談笑風生,一起吃午飯,豈料突然病發去世。
他生前創建的邱德拔遺產基金會,一直在為慈善事業做貢獻。
捐贈1億2500萬元給坐落在義順的新綜合醫院(醫院因此將命名為邱德拔醫院),建立杜克—國大醫學研究生院、聖約瑟國際學校,以及從遺產撥出2500萬元設立教育基金等等。
2006年11月,邱德拔基金向北京大學捐贈約1.733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支持當時正在興建中的北京大學體育館。北京大學以邱德拔先生的名字命名北京大學新體育館及政府管理學院大樓的主會議廳。

2008年汶川地震後,邱德拔遺產基金通過北大教育基金會兩次向四川捐款支持災後重建工作。
2009年,新加坡邱德拔遺產基金捐資500萬元人民幣,用於設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講席教授基金,旨在助力北大延攬國際一流學術人才,培育和支持國際領先學科,對教育學院引進和培養傑出的領軍人才,帶動學科發展大有裨益,為增進中新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