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的新年紅包可能再也找不到2元新鈔。(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別說紅螞蟻沒提醒你哦,再過大約一個半月就是農曆新年了,但是這個新年可能跟往常有點不一樣。
大家每逢農曆新年都少不了一番棄舊迎新,象徵新年新氣象:人人穿上新衣新鞋、家裡要裝飾得煥然一新,迎接上門拜年的親友。
但2023年的農曆新年,紅包里的2元鈔票很可能不再是新鈔。
這是因為金融管理局不再配合農曆新年專門發行2元「如新鈔」(Like-new notes),而是推出「適用鈔」(Fit notes),鼓勵大家環保過新年。
金管局:適用鈔雖不是新鈔,卻仍適合包紅包
金管局12月6日發文告說,明年推出的適用鈔,將取代發行了9年的如新鈔。
適用鈔是經過機器篩選、乾淨平整的舊鈔,有別於往年農曆新年後就回收的如新鈔。

左邊的2元鈔票是適用鈔,右邊則是金管局自2013年推出的如新鈔。(海峽時報)
顧名思義,適用鈔雖是舊鈔,但乾淨無異味,且沒有折損,適合用來包紅包。其面額包括2元、5元、10元和50元。
當然,新鈔並不是完全銷聲匿跡,金管局也會繼續發行新鈔,但印製數量會逐年減少。公眾也還是可以上網預訂新舊兩種鈔票。
網民支持反對聲浪參半
從網民的反應來看,認為金管局此舉將削弱過年氣氛的網民固然不少,但贊同為了環保而使用適用鈔的網民也相當多。
一些網民直言,人們在意的是紅包的數額,而不是鈔票是新還是舊。
其中,這位網民幽默地將當局停止專門發行2元新鈔和物價上漲聯想在一起:

其他網民指出,要環保大可使用PayNow和PayLah等電子付款方式贈送電子紅包,但這可能給樂齡人士帶來一定的壓力:

第一時間找藉口省錢的,也大有人在:

金管局不再配合農曆新年印發2元新鈔,主要的原因是減少浪費。
這是因為大部分新鈔在農曆新年結束後直接存回銀行戶頭(立春那天把新鈔全存進戶頭的蟻粉請舉手),結果新鈔數量遠遠超過市面上紙幣的需求量,當局最終只能將之銷毀。
這一點其實並不是新聞,金管局在2021年1月和12月發表的兩份文告,以及今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都加以強調,並表示:
金管局將逐漸減少印發新鈔,並減低印鈔對環境的影響。
早早就為大家打預防針,或許是因為金管局明白過年用新鈔包紅包是華人的傳統習俗,不能說改就改。
換個角度想,金管局可不是在喊「狼來了」,而是想告訴大家:嘿,別說我們沒提醒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