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最近鬧出幾起「雜菜飯風波」,點菜時稍不留神,雜菜飯也可能「價格不菲」,但本地仍然不乏價廉物美的雜菜飯,只要2元就能飽餐一頓。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不少國人選擇多吃經濟實惠的雜菜飯,有雜菜飯攤就留意到近幾個月的顧客越來越多。
儘管面對營業成本節節攀升,不少雜菜飯攤販選擇不漲價,靠著薄利多銷,與顧客一同對抗通膨。
位於後港3道第6座組屋樓下的金華美食自三年前調整價格後,就一直保持一菜一肉只要2元的售價。
負責人郭福財告訴《8視界新聞網》,近期食材價格漲了10至15%,但很多顧客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所以他們不打算起價。
郭福財發現,這幾個月店裡的顧客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因為他們的食物沒有漲價而多點幾樣菜。他說:「可能顧客認為別的地方4元只能叫兩、三樣菜,而這裡可以叫很多樣菜,所以更願意消費。」
顧客:整個熟食中心找不到更便宜的正餐
文慶路上段第17座熟食中心的的常樂素食維持三樣菜只賣2元的價格則有十年,攤位助手說,攤主的親戚都說他在「做慈善」。
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漲,但55歲的攤主曾文良就是不願意漲價。他說,如果能吸納成本就會儘量吸納;若之後繼續漲價,他就會考慮起1至2角錢。
住在文慶路上段近40年的林先生說,他平常都會叫三樣菜,只需兩元。他表示,整個熟食中心找不到比這家更便宜的正餐了,但每天吃菜飯也會膩,所以偶爾也是會吃別的食物。
同一個熟食中心的V3家庭式菜飯價格也相當實惠,兩肉一菜定價3元。攤位助理楊女士注意到,在其他攤販調高價格後,雜菜飯的生意有變得更好,有時中午12點多,食物就賣完了。
攤主指出,雞肉和魚肉的價格都漲了近20%,但漲幅最大的其實是蔬菜。以前一箱包菜只需10元,現在漲至17元;一條苦瓜也從原本的5角錢漲至近2.50元。
攤主說,他們不漲價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文慶路上段的老人家很多,所以他們希望能通過這個方式減輕老人家的負擔、回饋社會。
有雜菜飯起1角錢 顧客表示可以接受
位於大巴窯7巷金吉坊熟食中心的來興菜飯把一菜一肉的價格維持在2元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最近因成本不斷增加,決定起價至2.10元。
住在附近的鐘先生和朋友陳富漳經常一起到熟食中心用餐。他們近期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壓力,所以一般會選擇吃經濟實惠的雜菜飯。
他說,其他攤位的價格都調高至少5角至1元,因此雜菜飯攤位起價1角錢,他可以接受,而他通常會點兩菜兩肉,總共只要3元,其他地方至少要3.50元。他說:「菜飯我吃3元的就能填飽肚子。如果吃面,我需要吃兩碗,最少要花6元。」
73歲陳富漳說,他會到不同的熟食中心和咖啡店對比價格,尋找實惠的食物。除了大巴窯7巷,陳富漳也常到直落布蘭雅彎熟食中心和白橋熟食中心用餐,因為那裡的雜菜飯和咖啡都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