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百貨公司難道只能被時代淘汰,進入倒計時模式

2022年08月06日   •   7萬次閱讀

奧奇公司宣布結束在烏節坊的營業,未來將轉戰鄰里零售市場。(新明日報)

作者 盧麗珊

友上周下午邀我去逛街,因為位於烏節路烏節坊經營十八年的奧奇百貨公結束營業,在十月關閉前舉行大減價,我帶著一絲「或許能買點什麼」的空泛期望去了。

其實,我更想看本地僅存的百貨公司老字號之一如何在網購大行其道的時代毅然離場。也許,這僅僅是迎接新挑戰的開端而已?

許多人都趁著烏節坊奧奇百貨分店結束營業前,前去淘打折商品。(新明日報)

奧奇公司其實是烏節坊的業主,於2001年購入,2004年開業至今。

公司宣布結束營業時,表示未來將轉戰鄰里零售市場,奧奇目前還保留牛車水和雅柏廣場兩家分店。據稱,原址將出租給新鮮食品和雜貨公司,也許這樣更有利於其主業百貨業的未來發展。

從事件本身,我們看到本地的購物黃金地段烏節路的頻頻「失血」。一個接一個的百貨公司紛紛放棄零售據點;近年撤離市中心的百貨公司老字號包括美羅、羅敏申和John Little。

長堤坊的美羅(Metro)在1996年開業。(美羅集團)

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網購大軍已經勢不可擋,新冠疫情數年來長久肆虐更是加劇這個步伐。疫情至今還沒有到頭,然而網購的影響力已從年輕一代蔓延到中生代,現在連老年人網購也已經是輕而易舉、稀鬆平常的事。

網購已不是一種生活習慣,而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生活選擇和方式。回過頭看,傳統百貨業難道真的只能進入倒計時,返魂乏術?

大環境確實艱巨,全球的零售商店都難以倖免,烏節路從疫情的驚魂尚未恢復過來,也情有可緣,然而零售業本身有沒有跟上時代步伐進行改革才是問題的另一面向。

烏節路是曾經的購物天堂,然而隨著鄰里商場遍地開花,烏節路一代商圈除了頂級奢侈品牌之外,從餐飲到一般的零售需求,還有什麼是鄰里商場所不能提供的?換句話說,烏節路零售版圖的挑戰比想像中還大,我們真無需再自欺欺人,旅遊資本和競爭力的削弱已經昭然若揭。

烏節路上的人潮。(海峽時報)

在那一個人流冷清(除了慢條斯理搶購的中老年奧奇客戶之外)、陽光卻灼熱刺眼的烏節路午後,我特地從奧奇烏節分店走出去,去隔壁先得坊(Centrepoint)駐足在又熟悉又陌生又感覺特別空洞的樓面,緬懷過去零售業打折時人頭攢動的巔峰與輝煌景象。

曾經,先得坊「羅敏申時代」的聖誕燈飾可以亮起一條街和廣袤的夜空,可以帶旺整棟商場人氣的光景已不再復返。

百年老字號羅敏申在2014年先撤離先得坊,美羅接手五年後,在2019年也難敵頹勢而關閉。羅敏申在2021年初也徹底在本地結束營業(僅剩網站操作),美羅目前只剩下百利宮和兀蘭兩家分店。

羅敏申在2021年初徹底在本地結束營業。(海峽時報)

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我理解大環境帶來的挑戰,理解越來越多百貨商場終究會消失,但是情感上我還是希望傳統百貨業能百折不撓,可以銷售長虹,留得一個是一個。

這是由於身為中生代,我始終對百貨公司懷有童年的溫暖記憶,以及因此積累和養成的購物習慣和偏好。我當然擁抱網購帶來的便利,然而我更喜歡實體購物體驗帶來的新鮮感、服務品質以及「出門逛街」的社交選擇。

你不要跟我說,你的人生軌跡里沒有百貨公司的蹤跡?

我永遠記得先父買給我的第一個小學用的書包是在詩家董(Tangs)買的,紅色的長方形書包,上面有個彩蝶的圖案。

小時候,我們沒少去伊勢丹和曾經的八佰伴。妹妹身高和我幾乎一致,父母每次買的衣服一定成雙成對的買;弟弟的第一套樂高玩具和火車模型也在那裡買。

伊勢丹。(海峽時報)

小時候,百貨公司對我們而言裝載著我們的期盼、實現我們的小小夢想,帶來永難磨滅的喜悅以及和親人朋友連結的甜蜜回憶。

一個人,即是社會動物,生活再簡樸也是購物的動物,除非你選擇住在山洞裡。傳統百貨業能生存至今,必有其人性化與合理的地方,它便利地在一個場所提供包羅萬有的商品,唯一必須變更的是它必須滿足現代人更精準、更少時間購物的需求,以及與更多的購物選擇競爭。

我始終認為本地零售百貨業似乎一直太自滿,沒有太多長足的改進,並沒有充分和積極轉型,及時融合及開發線上線下購物渠道、提升和刺激網購時代的整體購物體驗而已。

本地成功的例子,我認為是日本的高島屋(Takashimaya)和詩家董,它們至今依然稱霸烏節路,人潮不斷,品牌選擇多元。其線上線下的宣傳毫不馬虎,一個限時折扣和會員優惠的溫馨簡訊和電郵,會把人興奮得馬上換衣出門搶購,甚至不惜排隊守候也毫無怨言。

高島屋義安城的外觀。(聯合早報)

未來,網購的便利性會繼續令商品廉價化和普遍化,擁有地勢便利的百貨公司再也不能從價格上競爭,否則只會越低價就越迷失方向,簡直是浪費租金而已。

他們必須是從商品的獨特性(例如多支持和扶持本地品牌和引進各國不同的品牌)、提升和開發購物體驗和空間的多元性(例如獨有的餐飲食肆、互動體驗)、服務的精緻化(會員制度)和溫馨的人性化來下手。

要斗價格,你鬥不過薄利多銷電商平台;要斗速度,你鬥不過快遞專送的便利,你還能拿什麼去推動和吸引人到你的百貨公司走一趟?

說起購物經驗,我記得第一次逛英國Harrods百貨公司簡直驚為天人。1849年以雜貨店起家至今的公司已經不是一個商業存在,而是一個橫跨數百年、傲視全球的文化符號,一個icon、一個institution。

1997年,我畢業帶家人游英國,當時它的廁所因經過豪華工程(1994年完成)的打造,一度要收費一英鎊入門費,後來才被取消。

我爸爸在好奇心驅動下拿著一英鎊上廁所去了,在馬國工作以馬幣兌換英鎊來花的他,永遠沒有忘記上一個廁所的錢可以買六、七包一元馬幣的Nasi Lemak(椰漿飯)。

官方當時甚至自傲地說,其廁所還可能成為旅遊景點。姑且不論白人自以為是的趾高氣揚,一個百貨公司能這樣的成功,號稱集結5000個品牌於一室,且持久數百年經營的成就,還是值得期待的。

那天離開奧奇時,我朋友從頂層四樓買走滿滿當當實用的家庭用品,我僅僅買了一包可笑到只打折兩毛半,內陷為野莓子的可口巧克力,沒等到出大門就打開來吃,打發一下深沉和無味的寂寥吧!

那裡的商品對我而言沒有太大吸引力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是我內心還是期待本地的百貨公司能眼觀八方,與時俱進,突破重圍,讓我未來數十年,到年老之時還有百貨公司可以逛逛,而不是再緬懷多一個百貨公司的消逝。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