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五名高薪全職市長 國會反對黨領袖:有必要嗎?該是檢討市長職位的時候了

2021年02月26日   •   3萬次閱讀

國會反對黨領袖:我們需要市長,需要全職市長嗎?這個問題一直被廣泛討論。目前看來,是檢討這個全職職位是否符合今日需求的時候了。(國會直播視頻截圖)

作者 張麗苹

加坡國會(2月24日)正式進入財政預算案辯論。第一位起身發言的,是國會反對黨領袖——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

畢丹星在20分鐘的發言中,有一段話相當具有爭議性,也很快被新加坡雅虎新聞網站注意到,打出搶眼的標題:

畢丹星:很多新加坡人覺得社區發展理事會市長的薪金『高得離譜』(Many Singaporeans feel CDC mayor salaries are 'outrageous': Pritam Singh)

先科普一下新聞背景: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上星期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投入額外1億5000萬新元,讓每戶新加坡家庭都能獲得100元的社區發展理事會(簡稱「社理會」或CDC)生活補助券,藉此帶動鄰里小販及商店的生意。

政府將向130萬戶本地家庭發放每戶100元的社理會生活補助券,鼓勵國人到鄰里消費。(聯合早報)

畢丹星是在針對上述社理會生活補助券的派發尋求澄清時,作出這段「咬勁十足」的談話。紅螞蟻將畢丹星的這段談話截取出來,蟻粉們不妨先耐著性子用手指「滑一滑」。

上屆大選後,社理會就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因為很多新加坡人都認為,市長們的薪金高得離譜,主要是認為他們目前的職務與功能與薪金不匹配。

其他新加坡人則認為,社理會的功能其實可以由其他現存機構,或者由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包括一些隸屬於人民協會的其他機構來開展。畢竟,每個社理會負責的工作範圍參差不齊、甚至相差甚遠。其他國人則是不清楚社理會究竟是做什麼的。

我們需要市長,需要全職市長嗎?這個問題一直被廣泛討論。目前看來,是檢討這個全職職位是否符合今日需求的時候了。

就社理會生活補助券而言,很多人都知道,公民諮詢委員會裡有巴剎與商店協會,以及各商聯會的代表,而且每個選區都有一個公民諮詢委員會。

可想而知,大家的認知就是,這些本地團體如公民諮詢委員會,比五大社理會更接地氣,也讓社理會在派發生活補助券的環節上,可能顯得多餘(potentially superfluous)。

議長先生,對我而言,政府看起來就像是在嘗試尋找方法讓社理會顯得有存在的意義,尤其是當社理會在公眾心中的分量微乎其微,幾乎不存在。政府去年在團結預算案(Unity Budget)中撥出2000萬新元給社理會。一個月後又在堅韌團結預算案(Resilience Budget)中將撥款增至7500萬新元。從社理會2018年的年度報告來看,這筆注資相等於五大社理會目前已經集體擁有的儲備金額。

引爆點:市長年薪66萬新元

新加坡目前全島有五大社理會,每個社理會由一名市長管轄,他們是:

左起:劉燕玲、潘麗萍、朱倍慶、任梓銘、閥賀米。(CDC 官網)

西南區市長:劉燕玲

劉燕玲也同時是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市長委員會主席,以及蔡厝港集選區議員。

中區市長:潘麗萍

潘麗萍也是惹蘭勿剎集選區議員。

東北區市長:朱倍慶

朱倍慶也是淡濱尼集選區議員。

西北區市長:任梓銘

任梓銘也是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

東南區市長:閥賀米

閥賀米也是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

雅虎新聞網在報道中根據2012年發表的政治職位薪金檢討報告指出,五大市長的年薪為66萬新元。除了這筆收入,五名市長本身也是當選議員,都能享有每年19萬2500新元的常年津貼。這還不包括每年的花紅收入。

紅螞蟻咬來2012年的政治職位薪金檢討報告加以對照後,確認上述數據正確。市長們的年薪在那之前是72萬5300元,後來減9%至66萬新元。

網上有報道指出,紐約市市長的年薪大約是35萬5000新元,兩者相比較孰低孰高,一目了然。

社理會的概念是由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1996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提出的。1997年正式成立時,有9個社理會,每個社理會都由一名市長領導。到了2001年,9個社理會整合為五大社理會。吳作棟當時說,成立社理會的主要宗旨,是為了強化本地社區之間的聯繫與凝聚力。

有人憤憤不平,也有人力挺市長

畢丹星的一席話,提到了「很多新加坡人都有這種看法」,究竟準不準目前不得而知。只能說在雅虎新聞面簿上這條新聞下留言的公眾,大部分都認同畢丹星的說法。

新聞刊登後4小時內,就有超過155條留言。很多人似乎是第一次知道新加坡有五名市長,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市長們原來都是「高薪人士」。

也有網友對新加坡「市長」的概念深感不解。畢竟新加坡並沒有中國或美國那麼幅員廣闊,市長一職給人的感覺確實有點多餘。另一名網友也指出,紐約市2000萬人口,只有1名市長,新加坡500多萬人口卻有五名市長,很是費解。

支持派網民則反駁說,畢丹星身為反對黨領袖,不也領取議員薪金以外的38萬5000元反對黨領袖常年津貼,憑什麼說全職市長薪金高得離譜?(註:畢丹星獲選為反對黨領袖後,不到半天就宣布把半數津貼捐出,充作黨務和公益用途。)

也有網友說,這些市長都已大幅度減薪來服務社區,我們應該感激他們。(紅螞蟻覺得這個留言的寫法有點功力,既可正面解讀,也可用反諷手法來理解。)

謎團:新加坡版的市長職責是什麼?

其實很多新加坡人(包括紅螞蟻在內)都不甚清楚新加坡版的市長,究竟與大家熟悉的市長,在職責與功能上有何不同。

紅螞蟻咬了咬社理會的官網,只咬到一句話:市長辦公室是來服務居民的。

社理會的使命是打造具包容性的社會及增強社區的凝聚力,職責可分為「ABC」。

(CDC 官網)

A 指的是協助(Assist)貧困居民

B 指的是增強民眾凝聚力(Bonding)

C 指的是與社區密切聯繫(Connecting)

市長們的職務與日常工作都與ABC脫不了關係。

李顯龍總理去年9月在市長宣誓就職典禮上致辭時指出,社理會除了充當手、腳、眼睛和耳朵,協助居民和了解社群需求,社理會也因貼近基層,有堅韌的社會網絡支持,所以有能力整合各區需求及資源,提升夥伴的實力並建立起社群之間的聯繫。

「最重要的是,社理會可用較有人情味的方式服務居民,而這是落實全國政策的政府機構很努力嘗試,但較難做到的。」

李總理在2014年也曾說過,社理會的ABC至今仍管用。因為隨著大家庭的凝聚力削弱,越來越多老人獨居或只與伴侶同住,有需要者將繼續需要獲得幫助。隨著新加坡人生活更忙碌,興趣更多樣化,社理會也得照料到社會凝聚力這個環節。

大家聽完這些解說,是否已弄清楚新加坡版的市長的職責是什麼?紅螞蟻依然想搞清楚:

CDC 跟聯絡所和人民協會的功能如何區分?

CDC 跟市鎮理事會的職責有何區別?

CDC市長的職務跟當選議員的職責,又有什麼不同?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6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8550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6156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814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472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301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617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617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