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國新移民在新加坡都是怎麼過年的

2021年03月01日   •   6156次閱讀

文 | 朵朵媽

來自四川,南洋理工碩士畢業 來新加坡十五年 家有一個9歲的女娃兒 過年啦!過年啦!過年啦!

人到中年,關於小時候的很多記憶都已模糊,但那些過年的熱鬧場面卻每每記憶猶新。

除夕年夜飯,初一逛廟會,初二外婆家拜年,一到春節,那些刻在兒時記憶里的畫面就會在頭腦中復甦,鮮活起來。

新加坡華人人口占到總人口的75%,過年的氣氛還是非常濃烈的。每年華人新年的慶祝活動通常都是從牛車水的新春亮燈儀式拉開帷幕,到除夕夜人山人海的年貨市場,再到一連熱鬧十幾天的「春到河畔」新春燈展,正月一到,獅城處處無不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新年氣氛。

到新加坡這些年,因為春節假期短,幾乎很少安排回老家過年,孩子上小學之後就更不大可能了,慢慢也習慣了把他鄉當故鄉。每年如果不出國,我們一般都會帶朵去逛逛年貨市場,賞賞花,踏踏青,看看燈……

今年因為疫情,領導們早早就開始喊話,春節四處遊玩風險太高,各路春節慶祝活動也紛紛取消:牛車水年貨市場停辦、四馬路觀音廟取消搶插頭炷香活動、餐館撈魚生不喊吉祥話、外出聚餐只限8人、每天每家每戶拜年只限接待2組不超過8人……

最近天熱,帶著口罩出門實在悶得慌,室外再好玩都少了興致,跟一兩家朋友相約拖家帶口外出用餐很難不超出8位,乾脆統統改成家庭聚會。於是變身廚娘,連續做了五天的菜,這對於平時已經很少下廚房的朵媽,的確不得不稱為一個壯舉。戰果實在值得記錄一下:

除夕夜闔家團圓飯

年初一老鄉團聚宴

年初二端一鍋盆菜到友家團年

年初三閨蜜相約打火鍋

年初四友家團年,盆菜再來一盆 對於朵來說,天天吃娘親的手藝,可能都膩歪了。對她來說,今年印象比較深刻的兩件事:

第一應該是大年初二的早上,做了一回送餐義工。

第二是大年初四的晚上,小閨蜜來家裡sleepover。

年前某天剛好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幫willing hearts徵募過年期間給有需要的家庭送餐的司機,willing hearts是一間很老牌的慈善機構,據說每天全島送餐超過6500份,所以每天都需要義工司機。

過年期間很多義工可能都忙著團拜,人手短缺。看了看時間,大年初二是安排晚上去朋友家團年,早上的時間比較寬裕,於是跟朵商量要不帶她去做義工。

朵倒是滿口答應,只是假期作息紊亂早起是個大問題。那天早上7:30,實在叫不醒她,只好請女傭把早餐做成三明治帶在路上吃。到willing hearts取餐時還發生了個小插曲,我把朵留在車上,自己下車去取餐,人家看我一個人來,本來想照顧我,只安排讓我跑一趟drop off。我跟負責人解釋說帶了孩子,想體驗一下door to door送餐, 負責人才又重新給我安排了任務。

剛開始的一兩家,開門取餐的人看到敲門的是個孩子,都會非常客氣的道謝,娃兒受到表揚雖然表現得很靦腆,但我知道她內心其實樂開了花。之後連續幾家按了半天門鈴都沒人應,最後只好把食物掛在門上。連吃了幾次閉門羹的娃兒情緒開始有些低落,大熱的天提著食物和水果樓上樓下幾趟之後娃兒也有些疲憊,興致一下大減。

剛好在組屋樓下遇到只流浪貓,乾脆停下來逗了會兒貓,稍事休息之後再進行下半場,最終在將近11點左右終於順利完成了送餐任務。任務結束後我問朵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家,她告訴我說是倒數第二家,只送了一份食物,開門取餐的是一位坐著輪椅的叔叔。她說這位叔叔腿腳不方便,又是一個人居住的話,日子過的一定挺不容易的。

這應該是朵長這麼大第一次走訪這麼多座組屋,真心希望她能借這次機會對日常生活以外的社區有更多的了解和關注。也希望她能明白,在我們周遭也還有很多弱勢群體需要幫助,能夠在能力許可範圍內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也是一種福氣。

大年初三,恰逢情人節,邀請大小閨蜜一家來吃飯。兩家大人是十幾年的交情,兩個小女孩不僅同齡,上小學之後又剛好上了同一所小學分在同一個班,有緣做了兩年的同班同學。打完火鍋大人在一處聊天,好久不見的兩個小盆友也躲到房間裡說悄悄話去了。

臨走的時候,大人們開玩笑說,要不今晚就別走了,留下來住吧!沒想到平時在家睡覺前都還在各找各媽的兩個小盆友居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答應的太過爽快,以至於閨蜜兩口子心裡反而有些不踏實,反覆確認之後才一步三回頭的回家去了。第二天早上問起,才知道熄燈後,她倆又偷偷在黑暗中玩足了兩小時,一直撐到半夜,偷偷溜到客廳找了些零食來吃才滿意的回房倒頭睡了。真是儀式感滿滿的第一次sleepover啊(看過Peppa pig的應該都懂)!

疫情之下的春節小長假一晃就這樣過去了,真心希望這份帶著食物香味的美好親情,純真友情和樂於助人的熱情能在娃兒的記憶中歷久彌新,永不褪色。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雞娃成長日記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104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