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目前血庫每年會用上近12萬袋血,預計2030年需求將增至16萬袋。
新的榜鵝綜合社區中心血庫(Bloodbank@One Punggol)前日正式投入使用,王乙康、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兼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普傑立醫生受邀參加開幕活動。
王乙康致辭時指出,因人口老齡化加劇和醫療保健需求的增加,血庫每年的使用量也會跟著上升至上述數字。不過,未來的供需仍存在其他不確定因素。
衛生科學局局長莊美玲則提到,過去5年內新加坡對血液的需求增加了4%,從2018年的11萬零823包,增加到去年的11萬5794包。

新設的捐血中心共有18個床位,一天可收集100袋血。(唐家鴻攝影)
據了解,榜鵝的新血庫每日可以收集100袋血,自7月26日試運營起每天平均有45位捐血者前去捐血。
衛生科學局也在今天和新加坡紅十字會推出「認領血庫」計劃,讓不同機構和血庫合作來確保血庫會有定期獻血者。新加坡理工大學(SIT)和新加坡創價學會(Soka Gakkai Singapore)正是榜鵝綜合社區中心血庫的認領者。
新加坡理工大學副校長(規劃)蔡文興指出,2019年就和新加坡紅十字會舉辦3次捐血活動,反應熱烈。
「當時已有300位學生和職員捐血。待新校舍明年底建成,我們會更積極鼓勵職員和學生到榜鵝綜合社區中心血庫捐血。」

王乙康。
榜鵝及盛港相對年輕
莊美玲指出,截至去年的數據顯示有21%的捐血者來自東北部,而榜鵝及盛港一帶的居民相對年輕,在收到反饋希望能在這一區開設血庫,因此決定把本地第5家血庫設在這裡。
其餘四家血庫分別設在歐南園衛生科學局總部、兀蘭、多美歌和裕廊東。
衛生科學局希望通過將血庫設在新加坡不同地區的策略來鼓勵人們捐血,從而確保國家血液計劃的長期可持續性。
公眾蘇金明(60歲)從30歲開始捐血,目前已捐了134次,最近一次是在7月的時候捐的。
「我覺得捐血很有意義可以幫助別人,之前會去歐南園衛生科學局總部捐血,現在新增的更靠近我家,以後可以來這裡。」